根据汉森的理解,柏格森这里所说的“不确定的中心”,正是他意欲在数字媒体日益渗透日常生活情势下努力拯救的身体和人的“体化存在”。对汉森来说,柏格森的感觉理论“恰恰将感触性的身体置于总体感觉区隔的中心”;进一步而言,柏格森强调身体乃行动之源,“正是身体的行为从普遍存在的图像/影像之流中区隔出了那些相关的图像/影像”,最终构成主体对物质客体的感觉和理解。[10]5将柏格森的这一感觉理论运用于数字化环境,汉森论称,数字图像/影像不仅意味着用户可以以其为工具“控制当代物质文化的‘信息景观’(infoscape),更意味着‘图像/影像’本身成了过程的一部分,惟其如此,也彻底与身体行为捆绑在了一起”。[10]10此语虽略显抽象,但只要我们将汉森对身体的强调与另一位新媒体学者列夫·曼诺维奇(Lev Manovich)的相关论述参读对照,就能比较顺易地把握汉森的旨向。曼诺维奇在《新媒体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一书中,用“图像/影像-界面”(image-interfaces)和“图像/影像-工具”(image-instruments)两个概念界定了图像/影像在数字媒体或新媒体语境下的革命性转型。“图像/影像-界面”即指数字图像/影像不再只是静止被看的东西,而是将观者形变为积极使用者的互动之源,其中图像/影像成了“使用者和电脑或其他装置之间的界面”,用户则“运用图像/影像-界面来控制某部电脑,向其发出放大或显示某图像/影像的指令,抑或指令其打开某软件应用,连接到网络等等”;而“图像/影像-工具”则指用户通过与图像/影像的互动来直接影响现实,如远程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发射导弹,改变行车速度,调设区域温度等。[11]在这里,曼诺维奇并未特别描述用户与图像/影像界面之间究竟是以何种形式进行互动的,而这一缺漏恰恰通过汉森对身体和人的“体化存在”的凸显得到了弥补。正是由于身体的介入,才使“图像/影像不再局限于表面外观层,而必须扩展到包含经由体化经验感觉到的信息的全过程。这就是我所称的数字图像/影像”。[10]10 汉森关于身体与数字环境关系的论述,进一步体现在他着重探讨数字“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的著作《代码中的身体:数字媒体界面》中。在引言部分,汉森开宗明义地指出,该书的主要目的是以梅洛-庞蒂“最为发展完备的身体现象学”来审视数字环境下的触感性和体化存在,凸显身体作为“感觉界面”在与世界和现实发生关系上的关键意义。[12]ix为达到这一目的,汉森首先论称,有必要重新认识和定义所谓的“虚拟现实”。在他看来,与其用“虚拟现实”来指称数字技术所营造的对立于“真实现实”的环境建构,倒不如以“混合现实”观念来把握由现实日益被介质化、“真实现实”日益被“介质化现实”(mediated reality)所替代的当代文化和生活的转型。对他来说,“所有的现实都是混合现实”,“虚拟”和“真实”空间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分野,因为两者同属“混合现实”,彼此流动变异,互相渗透,且呈不断融合趋势。[12]1-2给现实带上“虚拟”的名冠,是将其视为“一种纯粹的技术仿像”,“一个完全浸泡其间且自足的幻象世界”,而“混合现实范式”则“仅仅将其视为诸多界域中的一种,可以通过体化感觉或设定进入之”。[12]5 以此看来,将数字技术所建构的“虚拟现实”定义为普在性“混合现实”的一部分,汉森的主要意图乃是强调其可“进入”性,而这一可“进入”性则恰恰凸显了“身体在形而上意义方面进入世界的首要性,以及在实现这一进入时触觉性所扮演的角色”。[12]5提振身体和触觉性在认知“混合现实”方面的意义,其结果自然会导向对视觉性的重新评估。与前述电影现象学论者一样,汉森也对西方现代文化中的视觉中心主义提出了质疑。在他看来,以往虚拟现实环境的建构,都在界面设计上过分依赖单一且“不完整”的具有割裂性的视觉,因而限制了用户在空间和叙事创造上的参与,也阻碍了他们超越被动观众群的进程。为此,汉森要求虚拟现实的设计者们将更直接的身体感觉结合到界面构思中,以凸显“体化人类主体”在进入虚拟世界方面的直接经验。[12]3-6他认为,如果说视觉意味着感知外在化的巨大拓展的话,那么触觉则导引了内在性(interiority);而数字媒体,鉴于其展示的界面特质和允诺的互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则通过人手操纵的视像变化,实现了视觉与触觉这一与生俱来的分裂感觉的合一,使“手(实现了)看”(to see with the hand),也使“视觉中体现的触感存在”得以彰显。[12]8 世纪之交逐渐形成声势的电影现象学思潮为巴赞所提出的“电影是什么”的恒久追问提供了值得细品的另类答案。这一被某些学者归纳为当代电影研究之“感触转向”(the turn to affect或the affective turn)的思潮,将电影经验视为电影和观者之间在互相碰撞的空间中“体体相触”的完整体感事件,质疑了将电影割裂为语义学和认识论文本,将观者割裂为心理分析客体的经典电影思考和研究传统。⑦在数字技术日益统领人们日常生活时代出现的反思电影和影像的“电影现象学派”,尽管仍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完善和深入阐释,但已经为我们从理论上重新认识电影以及理解数字美学之“新”提供了思考的路径和新鲜的切入视角。以身体、体感、“触感”(touch,tactile,haptic)和“触感影像”、“触感视觉”等观念为基础,我们不仅可以从全新的角度重新阐释电影史上的某些经典作品,理解数字“新美学”浸淫下出现的各种电影新现象(如本文开端所提及的叙事变化,以及3D电影在沉寂半个多世纪之后的当代复兴等),而且可以更加妥帖地把握数字文化所成就的诸多渗透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的人与影像、界面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如人与虚拟(混合)现实、新媒体艺术(特别是装置艺术)以及包括iPhone、iPad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新媒体屏幕之间所产生的近乎自我镜像般的近密关系等。 注释: ①世纪之交以来,关于胶片与数字电影优劣的争议似乎以后者全面取代前者而画下句号。根据全球数据分析处理公司IHS(Information Handling Service)2011年11月发表的市场分析与预测,在电影放映领域,2011年胶片与数字放映基本对半开的格局将在2012年被打破,数字放映比例将迅速攀升,至2015年,全球数字放映将达83%,基本取代风行一个多世纪的胶片放映,也将终结电影的“胶片世纪”。参见http://www.isuppli.com“媒体”部分,2012年1月10日访问。 ②2010年3月8日和2011年4月8日,南加州大学与洛杉矶加州大学影视学院两度合作,举行了以跨媒体叙事和好莱坞电影工业为主题的跨年度、跨业界学界、跨娱乐业各不同平台的高层研讨会(“跨媒体性与好莱坞:讲/卖故事”、“跨媒体性与好莱坞2:视觉文化与设计”);在此之前和之后,英(布里斯托大学戏剧影视系,2011年1月)、德(汉堡大学叙事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古滕堡大学,2011年6月)等国的研究者们也就“跨媒体性”及其叙事、文化、社会和技术意义展开过相似讨论。纽约翠贝卡电影节于2001年由电影人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等创立,旨在推广独立电影与文化。 ③详细情形可览读翠贝卡电影节官网http://www.tribecafilm.com/tribecaonline/future-of-film/。 ④参见翠贝卡电影节官网“电影之未来”专栏中罗森文章《新数字美学随想》http://www.tribecafilm.com/tribecaonline/future-of-film/Toward-a-New-Digital-Aesthetic-Some-Rambling-Reflections.html,2012年1月14日访问。 ⑤本文中的引文均由作者自己翻译,加圆括号之处是译者为了保持译文顺畅添加的,下同。 ⑥英语image一词,在此处翻译成“图像/影像”,以体现本文语境中的“像”,具有静、动双关性。 ⑦实际上,在一些学者看来,这里所说的“感触转向”不仅限于对电影的思考,而且更扩及广义的文化研究。参见露丝·雷斯(Ruth Leys)《感触转向评价》(The Turn to Affect:A Critique),载美国《批评探索》(Critical Inquiry)2011年春季号(Spring 2011)。英语“affect”一词意义复杂微妙,但在当代文化研究语境中似已剥离了情感、心情、情绪等含义,转而突出该词与身体、感觉、体触的相关性,故此处暂时翻译为“感触”。 【参考文献】 [1]梅洛-庞蒂.身体经验与经典心理学[C]//玛丽亚姆·弗雷泽.身体读本.纽约,伦敦:罗德里奇出版社,2005:52-54. [2]梅洛-庞蒂.感觉现象学[M].伦敦:罗德里奇和基根保罗出版社,1962:93. [3]詹妮弗·巴克.触感之眼:体触与电影经验[M].洛杉矶,伦敦:加州大学出版社,2009. [4]梅洛-庞蒂.电影与新心理学[M].埃文斯顿:美国西北大学出版社,1964:58-59. [5]琳达·威廉姆斯.电影身体:性别、类型与过量[J].电影季刊,1991,(04):2-13. [6]维维安·索布切克.眼目所及:电影经验现象学[M].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2. [7]维维安·索布切克.肉体思想:身体化和活动影像文化[M].洛杉矶,伦敦:加州大学出版社,2004. [8]劳拉·马科斯.电影皮肤:跨文化电影、身体性和感觉机制[M].达勒姆:杜克大学出版社,2000. [9]劳拉·马科斯.触感:感性理论和多感媒体[M].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2002. [10]马克·汉森.新媒体、新哲学[M].剑桥,伦敦: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4. [11]列夫·曼诺维奇.新媒体的语言[M].剑桥,伦敦: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1. [12]马克·汉森.代码中的身体:数字媒体界面[M].纽约,伦敦:罗德里奇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