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元论来说,只需要判断影像是否虚构即可,在一元论的时代,几乎所有早期纪录片的大师都是我们的困惑:卢米埃尔一边在纪实一边在虚构,他的《工厂大门》早就被人怀疑为是事先的摆布;(Barsam,1996:p.47.)弗拉哈迪简直就是纪录片的“丑闻”,《北方的纳努克》是一部“表演”出来的纪录片;维尔托夫的作品是“色拉”,他把所有的“素菜”(素材)都剁成了碎片,然后搅拌在一起;伊文思面对纪实从来就表现得孤傲不逊,他说:“重现现场给纪录片的摄制引入了一个非常主观和个人的因素,导演的正直——他对真实的理解和态度——他说出主题的基本真理的意志——他对观众的责任感的理解。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正在创造一个新的现实,这个现实会影响到观众的思想,并激励他们按他的影片表达的真理去行动。不包含这些‘主观’因素,纪录片的定义就是不完整的。”(伊文思,1980:p.69.)即便是格里尔逊,这个在影像世界将纪实手段上升为美学的开拓者,依然要面对后人对其“创造性地使用材料”的指责,要在一元论的系统之下将这些问题说清楚不是不可能,但非常困难,因为一元论指向的是哲理,社会生活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制约,在哲理高度抽象的层面变得无足轻重。二元论至少为纪录片划分出了两块不同的场地,不同的事物没有必要同场竞技,它们可以分开。弗拉哈迪、维尔托夫毫无疑问属于“构成”,他们都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素材之上;格里尔逊则属于“纪实”,因为从他开始,人们对素材的本身有了敬重,对影像所表现出的“湿漉漉的大自然”(图普里兹,2002:p.155.)有了由衷的喜爱和欣赏;卢米埃尔兄弟可以是一个例外,从本质上说他们是“构成”的,但是由于技术的不完善(剪辑尚未诞生),他们被迫参与了“纪实”;伊文思则处于“纪实”和“构成”的交界之处,他是有限的“构成”和有限的“纪实”的混合。 一般认为,纪录片的发展在1960年代之后开始以“纪实”作为其主流。不过这样的说法从二元论的观点来看也很可疑,因为直接电影的理论基础是技术上的声画同步,这一技术尽管给纪实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并非必然地对应着纪实,直接电影的创建者之一彭尼贝克日后便转向了流行音乐纪录片的拍摄,尽管我们还没有对彭尼贝克的影片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从那个时代表现歌星以及流行音乐节的纪录片来看,“构成”的风格依然非常明显,如在1970年制作的纪录片《胡士托音乐节》中,我们能够看到大量的分割画面,甚至将一个画面反转后并列在一起形成对称的图案式的表现,娱乐的因素非常强大。这也就是说,纪实技术的发展并不必然地对应着纪实的美学,而是同样可以为构成所用。 有关纪录片本体“形而下”的思考,力图打破纪录片概念纠结于“真实”或“非虚构”一元论的怪圈,从纪录片的素材本体出发,结合构成来考虑纪录片的概念,由此可以发现纪录片基本上是由人们对于素材的态度来决定的,对于自身外部世界有所敬畏者的作品是纪实的;力图改造世界、教育他人,使之符合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者,他们的作品往往是构成的。至于那些沦落为宣传工具的纪录片,需要仔细考察制作者的目的及其构成手段,将其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类型,一个让人一望而知其功能和性质的类型。 注释: ①参见《辞源》(3)中有关“纪录”(1981:p.2400.)和《辞源》(4)中有关“记录”(1983:p.2876.)的词条,汉代均可用作“记载”。 ②参见孔苗苗的说法:“……通常所说的‘纪录片’中实际上包括了很多不是原来的documentary意义上的影片,人们把几种类型的影片放在一个框架中进行讨论,其思想的混乱是完全可以想象的。……对documentary的错误理解,导致了documentary作为一个电影类型的过度膨胀。”(王志敏,2009:p.71-73.) 原文参考文献: [1][英]罗素.人类的知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辞源(3、4)[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983修订版. [3][美]比尔·尼可尔斯.纪录片导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4][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实在界的面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6][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阐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7][德]M·石里克.普通认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聂欣如.试论迈克·摩尔纪录片及其“游戏”风格[J].社会科学,2007(11). [9][德]维尔海姆·诺特.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C].王晓玉.传播学研究集刊(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0]王志敏.电影形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11][英]彼得·沃森.20世纪思想史[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2][美]Richard M.Barsam.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M].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6. [13][荷兰]尤里斯·伊文思.摄影机和我[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14][德]捷茨·图普里兹.英国纪录电影学派[C].林少雄.多元文化视阈中的纪实影片.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