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为电影艺术开启万象之门 处在多元文化的现实语境下,创意的差异并不是人们在概念认知上的不同,而是源于各地拥有的文化资源不尽一致,人们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谋略有所不同。有的地方侧重发展的是生态旅游,有的城市集中发展的是动漫产业,有的地方打造的是历史遗址,有的地方发展的是影视制作……各地往往是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来发展文化产业,所以,创意时常会与区域文化资源相“嫁接”,才能取得预期的现实,它很难形成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黄金定律。 我们强调电影的创意之重要,并不是说电影的全部创作都要依赖于所谓的原创。任何创意其实都是在时间的历史轴线与空间的现实轴线的交汇点上完成的。脱离的历史维度的创意只能是神游,游离于现实之外的创意也只能是玄想。我们能够从社会现实生活中发现电影的创作题材,为电影提供量身定做的剧本固然好,同样,从小说、从戏曲、从话剧中寻找原著改编的电影一样好。有些历史题材的作品可以借鉴的素材极其有限,像影片《张思德》能够提供为影片拍摄的历史资料几乎等于零。可由于从创作之初影片就锁定了特定的放映日期和拍摄周期(影片的定位准确),最后不仅实现了预期的社会效益,而且还创造了良好的市场业绩,专门开创了一个以纪念日为标志的特殊电影放映档期,为主旋律电影的市场运作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包括《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的全明星策略,虽然受到人们的某些诟病,但这种创意毕竟为观众走进电影院提供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理由,进而为中国主旋律电影市场营销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有益经验。还有许多影片如《走路上学》和《西风烈》,原初的文学素材就是《南方周末》上刊登的两篇报告文学。后来经过电影化的再创造,前者将一个山区孩子通过江上的滑索上学的真实故事,升华成一个姐弟之间生死相依的情感故事;后者在中国刑警的特定题材上“嫁接”了西方公路片的类型化元素,使其在兼容主义的美学旗帜下为中国的主流商业电影引入了新的对抗性情节。包括第五代的发轫之作《黄土地》也是改编自郭小川的一首长篇叙事诗,由此可见,电影的创意之路可谓四通八达。放眼国际电影市场,进入新世纪以来,已经有许多制片公司除了在传统的文学领域寻找创意素材之外,纷纷开始从视频游戏中选取素材进行电影的拍摄,如科幻影片《古墓丽影》(2006)、动作片《生或死》(2007)、惊悚片《生化危机》(2008)……它们为世界电影历史画廊增添了全新的品种。 对于百花齐放的电影艺术世界而言,不同的题材、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样式的电影必然在电影的职能上各有侧重。在保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我们的电影既可以有像《建国大业》那样以中国革命的恢弘历史为题材的鸿篇巨制,也以有像《泰囧》那样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市民喜剧;既可以欢迎像《百鸟朝凤》那样承传着现实主义美学传统的言志之作,还可以欢迎像《洋妞到我家》这样直面家庭生活,抒发现实梦想的影片……尽管我们并不赞同将电影艺术的娱乐属性、思想属性与审美属性割裂开来、乃至对立起来的观点,但是,我们也不赞成将整个电影行业的所有职能都让一部影片全部承担的见解。毕竟,我们不能指望依靠一种类型的电影来支撑整个中国电影的市场,也不能指望由一种类型的影片来完成电影的所有职能。基于整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创意,应当为中国电影的发展繁荣开启气象万千的未来之门。 ①③[英]克里斯·比尔顿著.向勇译.创意与管理:创意产业到创意管理.新世界出版社,2010.1.5. ②④⑤⑥⑦David Hesmondhalgh著.文化产业.廖珮君译.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6.5.20,19,2,22. ⑧大卫·帕金森著,陈雅云,吴玉译.改变电影的100个观念(100 Ideas that Changed Film).台北市:脸谱文化出版社,2013.42. ⑨贾磊磊.功夫:中国影视走向世界的桥梁 首届北岳恒山·中国武术文化产业(国际)论坛主题报道.中国电影报,2005-10-1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