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艺术学理论 >

艺术变迁史中的主题学与图像学关系——基于中国古典绘画“渔父”母题图像分析(2)

http://www.newdu.com 2018-05-21 《民族艺术》 赫云 李倍雷 参加讨论

    二、“渔父”形象流变与主题
    上面我们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渔父”追索到《庄子·渔父》《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原型,主要原因在于陶渊明的“渔父”母题对绘画的影响最直接,同时对“渔父”这个原型的追索,也使我们看到了陶渊明的渔父“母题”与渔父“原型”已经产生了差异性的变化。无论是《庄子·渔父》还是《楚辞·渔父》中的“渔父”这个原型,到了陶渊明那里作为母题,他表达了一个隐者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希望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隐士。即事实上陶渊明的“渔父”并没有成为一个高人或圣人似的“隐士”,反而把桃花源的情况传到外面去了,成了一个“告密者”,这显然不是一位高隐者的风范。这也许有陶渊明的另一隐情。陶渊明用了“渔父”这个母题隐喻了自己,当自己退隐以后,心依然系于仕途,这也是他用《读山海经》这个神话表达他“猛志固常在”的真实内心的愿望:“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⑩所以,我们说陶渊明的“渔父”形象,仅仅是一个“隐者”,而不是一位真正的“隐士”,更不是庄子“渔父”中有“圣人”性质的隐士,也不是屈原“渔父”中的高隐之士。陶渊明的“渔父”出去泄密了桃源情况,是否与他那“猛志固常在”有关。出身在东晋后期的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11)尽管“望非世族”,但也属于士族这个阶层。士族人士参政在西汉就已确立,这里原因被钱穆先生分析得非常透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陶渊明“渔父”形象与主题为何有“儒玄双修”半隐半仕的特征。
    自东汉有察举,而门第始兴起。远溯西汉,士人参政之制已确立,而儒家素重敬宗恤族,于是各自在其乡里形成盛大之士族。由于经学传家而得仕宦传家,积厚流光,逐成为各地之大门第。下至三国,大门第已普遍出现。试考当时有名人物,其先已多是家世二千石与世代公卿。陈群为曹魏定九品中正制,已变通东汉之察举制定之,而陈群亦是世家名门之后。可见门第起源,与儒家传统有深密不可分之关联,非属因有九品中正制而才有此下门第。门第即来自士族,血缘本于儒家,苟儒家精神一旦消失,则门第亦将不复存在。上所阐述,正可说明魏晋南北朝时代所以儒业不替、经学尤盛之一面。(12)
    我们不得不说钱穆的这个剖析非常深刻和到位,也由此我们能够理解陶渊明的“渔父”为何不是隐士而是隐者的根源。
    《庄子·渔父》的“渔父”表达的主题,似乎不在于“隐逸”的主题上,而是在孔子所要表达儒家之“礼”的问题方面。表面上看,渔父在批评孔子“性服忠信、身形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虽然“仁则仁矣”,但是“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渔父这里认为孔子还是要还归自然,因此渔父劝孔子说道:“谨脩而身,谨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这里的“渔父”母题所表达的主题看上去是以批评儒家思想、宣扬道家谨守其真回归自然的思想。然而,《庄子·渔父》在最后,又好像是孔子认可“渔父”的是“礼数”而不是“谨守其真”,在孔子教训子弟的对话中暗示出了这个主题:
    孔子伏轼而叹曰:“甚矣由之难化也!湛于礼仪有间矣,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进,吾语汝!夫遇长不敬,失礼也;见贤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不能下人,下人不精,不得其真,故长伤身。惜哉!不仁之于人也,祸莫大焉,而由独擅之。”(13)
    这里的主题转化到了儒家推行的“礼”这个问题上,孔子因为“渔父”是一个懂得“礼”“仁”的人,孔子对徒弟说这就是他尊敬“渔父”的原因。孔子将“渔父”批评孔子说的“不得其真”转化为“礼”“仁”这里来了。前面我们说过《庄子·渔父》是一篇伪托之文,糅杂了儒、道两个方面的思想,甚至我们还可以推测这是一位儒生所伪托之文。真正的高人隐士还是《楚辞·渔父》中的“渔父”这一母题的形象:“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从上面分析“渔父”母题在不同文本中的“主题”来看,陶渊明的“渔父”形象更接近《庄子·渔父》中的“渔父”形象。但是,陶渊明的“渔父”形象所表达的主题与《庄子·渔父》中的“渔父”所表达的主题依然有差异,《庄子·渔父》的中的“渔父”在于隐匿地表达了儒家推行的“礼”“仁”的社会行为道德层面,隐喻了“渔父”者、“礼”者、“仁”者之形象。陶渊明的“渔父”形象是一位好奇于隐逸在世外桃源生活中的半隐半仕,而且还不守信用:“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陶渊明《桃花源记》)大概一般人们把陶渊明的“渔父”作为一个“隐士”解读,可能是受到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影响的结果。因为《归去来兮辞》明确表达了隐士的想法和思想: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14)
    陶渊明这里表达的就是隐士的思想。但不是“渔父”的形象,而是在说他自己。所以我们还是不能把《归去来兮辞》中归隐的陶渊明,植入《桃花源记》的“渔父”形象中去。《桃花源记》中的“渔父”形象,很像钱穆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半隐半仕士族阶层概括的那样:“其实彼乃体儒而用道,最可代表当时人生之新趋向。”(15)“体儒而用道”最能表明陶渊明的“渔父”形象,实则《庄子·渔父》何不是“体儒而用道”的“渔父”形象。这种“渔父”形象就是“渔父”母题所表达出来的主题思想。
    在后世画家依据陶渊明的“渔父”母题创作的绘画作品中,图像中有明确《桃花源》的题目;也有表明题目是“渔父图”的绘画作品;有的虽然没有表明题目“渔父”,但图像中显示的人物是“渔父”这个母题。当然,有的图像中的“渔父”母题也有可能来自于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歌中的“渔父”母题。如王诜(1048-1093)《渔村小雪图》,夏圭(生卒年不详)《雪堂客话图》,马远(约1140-1225后)《寒江独钓图》,以及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些有“渔父”母题的绘画作品。这些图像中出现的“渔父”这个母题,需要我们考察“渔父”这个相同母题的出处或来源。毕竟在不同的图像中出现的“渔父”母题所表达的主题有差异。同时,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的画家所运用相同的“渔父”母题,可能因为“母题”本身的变异,而使主题发生变化,也可能由于画家对母题的不同理解,使表达的主题存有差异。我们需要通过考察“渔父”母题的流变过程和演变路径,才能做到对图像含义的准确理解与完整诠释。譬如宋元的“渔父”图与清代的“渔父”图,历史跨度较大,它们的相同“母题”在流变过程中有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的内在脉络是否有内在的关联,是否在同一个“渔父”母题的谱系中,这个谱系或关联能否构建出艺术史学演变的清晰路径。也就说不论是雪景的“渔父”还是其他季节的“渔父”,无论是桃花源语境中的“渔父”还是楚辞语境中的“渔父”,作为相同“母题”的图像,我们要探讨、分析它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艺术家那里的处理,分析处理的方式,探究母题所呈现的主题意义。宋代王诜《渔村小雪》与清代查士标(1615-1698)《云容水影图》或《空山结屋图》中的“渔父”母题有什么不同的主题表达或“母题”的变迁,这就是主题学与图像学中的一个必须探讨的课题。
    三、“渔父”母题的图像主题变迁
    “渔父”母题的流变直接影响到主题的变迁,或者说影响到绘画创作主题的表达。同样山水画题材,由于有的画有“渔父”这个形象,与没有“渔父”形象的山水画在意境的营造上和主题的表达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前面我们提到了很多画有“渔父”的图像,基本上都属于山水画类别,这些有“渔父”形象的山水画与其他如董源(?-962)《寒林重汀图》,范宽(950-1032)《溪山行旅图》,巨然(生卒年不详)《山居图》,马远《踏歌行》,倪瓒(1306-1374)《幽涧寒松图》等主题表达、意境的追求有一定差异。我们认为,有“渔父”母题的山水画与没有“渔父”母题的山水画相比,存在一个明喻与隐喻的问题。“渔父”的原型本身就是“隐士”或“隐者”,后世的绘画中“渔父”母题在原型基础上就是一个隐士,明确了绘画作品中“隐逸”这个主题。大凡作为山水画中有了“渔父”这个母题,就等于明确了“隐逸”这个主题,一些没有“渔父”母题的山水画借其他母题元素隐喻了“隐逸”这个主题,有的可能用了“樵夫”与“隐逸”这个主题来关联。当然,我们这里不探讨“樵夫”这个中国古典山水画的“母题”问题。我们这里关注的是“渔父”这个原型在后世绘画作品作为母题、主题流变的问题。我们将有“渔父”母题绘画作品的图像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类:明确题目的“渔父图”“归舟图”“桃花源图”,没有明确题目但有“渔父”母题的山水画。
    林泉之心的文人大多有“隐逸”的情怀,他们把这种情怀抒发在山水之间。郭熙(1023-约1085)《林泉高致》这部山水画文献就提到了“隐逸”这个主题。其开篇就云: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直以太平盛日,君亲之心两隆,苟洁一身出处,节义斯系,岂仁人高蹈远引,为离世绝俗之行,而必与箕颖埒素黄绮同芳哉!白驹之诗,紫芝之咏,皆不得已而长往者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侶,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16)
    山水者“渔樵,隐逸所常适也”。郭熙同时提到了“渔父”“樵夫”这两个母题。郭熙本人在《山村图》(南京大学藏)中画有“渔父”的形象,在《早春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画有“樵夫”与“渔父”的形象,这就是说泉林山水是非常适合隐逸的地方,从而山水本身也有了某种“隐逸”意义上的隐喻特征。只是在山水画中出现“渔父”这个形象,更具有明确的隐逸主题,不像其他没有“渔父”或“樵夫”山水画那样具有更多的隐喻性质。
    山水画图像中出现“渔父”这个母题,基本上是明喻了“隐逸”主题。我们说“基本上”这个概念,意味着不一定凡是画有“渔父”母题的都表达“隐逸”这个主题。这就是我们说的“母题”在流变过程中的结果。如传为李思训(651-716)《江帆楼阁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像有“渔父”形象,以及宋代一幅佚名颇是仿《江帆楼阁图》的《江天楼阁图》(南京博物院藏)也有“渔父”形象,这个渔父的“母题”是否可以解读为“隐逸”的主题,按照董其昌(1555-1636)的“南北宗”方法,李思训属于北宗之鼻祖,显然不是南宗文人画“谱系”中的脉络,李思训是唐宗室皇亲,隐逸不是李思训的思想,他没有必要表达这个主题内容。“渔父”母题仅仅是被他借用增添山水画的趣味而已,同时李思训的山水画路子还是青绿山水一脉的。南宗鼻祖为唐代的王维(701-761)。董源(?-962)《潇湘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中有“渔父”形象,董其昌把董源划为南宗这个脉络里的,南宗画家的山水画作品多有“隐逸”的主题特征,这个谱系的人群是不出仕或出仕不顺归隐山林的文人隐士,也有半隐半仕的文人。他们的山水画图像中出现“渔父”母题,多是表达“隐逸”的主题。但是董源的《潇湘图》江面有渡江的人,岸上有正告别的人的场景描绘,有渔船、渔父的形象,当然也有撒网的渔父正在捕鱼的场景。捕鱼者渔父也。董源《潇湘图》增加了很多其他母题元素,就是说《潇湘图》至少有两个“主题”的描绘,它是否也可以作为“隐逸”的主题来解读。当然这需要解读其他母题的含义,山水本身是主要母题元素,远离喧嚣的市井生活,更远离官场之争,《潇湘图》山水的平远构图,冲融而缥缈淡泊之境,这个场景正如郭熙说的是“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之地。就是说图像的“平远”结构,与冲融缥缈景象这种“母题意象”,构成的是隐逸的意境图像,“渔父”母题融合并点明了这个隐逸主题。那么,送行人与渡江人的母题是否意味着与“隐逸”主题一致。从整个场景看来,应该是一个整体的隐逸生活场景,被隐喻为隐士的“渔父”生活在这个场景中。那些渡江与送渡的人,颇有“为离世绝俗之行”(《林泉高致》)的隐喻。董源《潇湘图》的“渔父”母题表达的正是“隐逸”的主题,“渔父”这一“母题”显然与楚辞中的“渔父”母题有关联。所不同的是,楚辞中的“渔父”以对话的方式出现的,董源《潇湘图》的“渔父”是以正陶醉的生活方式出现。另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辽宁省博物馆藏)也与《潇湘图》类似,有“渔父”,有“待渡”者,大致情形差不多,我们就不做分析了。
    中国古典绘画作品中有“渔父”母题出现的山水画很多,这里我们不妨选择一些与此相关的图像做一个梳理与分析。我们先看钱选(1239-1299)的一幅《归去来辞图》(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藏),作品中主要描绘了一个归隐官员乘舟回家的图像,这也是“归舟”题材,但是作品题目是明确的——“归去来辞”,说明了归隐者为依然穿着官服的陶渊明。同时表明了这幅图不属于通常的“归舟”一类,也不是“渔父”形象一类的“隐士”图像。但是钱选的这幅《归去来辞图》却对后世“归舟”主题的绘画产生了较大影响。如戴进《归舟图》、蒋嵩《归舟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黄慎(1687-约1770)《归舟图》等,可能受到“归去来兮”的影响,当然需要分析。《归舟图》关键在如何通过“母题”解读归舟的“归”的含义,是从桃花源回来的“归”,还是捕鱼回来的“归”,这需要分析图像中其他母题元素。如果江岸两边有桃花等母题,一般是从桃花源出来的“归”,若没有桃花这个母题,则可能是其他的“归”。戴进《归舟图》明显是仿钱选的《归去来辞图》,所做的改动不大,场景基本相同,乘船的人略微接近“渔父”形象,显然属于归去来兮一类的归舟图像。戴进还画有一幅《风雨归舟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是风雨中的一个“渔父”乘船归来的图像,“渔父”坐在船头,撑着雨伞,表现的“隐士”一般生活主题。传为蒋嵩《归舟图》呈现一“渔父”坐船头读书,一划船人撑槁划船,因此有的将此图题为《渔舟读书》,显然与从桃花源的归来无关。但基本上都是通过“渔父”这个母体表达了“隐逸”这个主题。黄慎的《归舟图》显然表现的是“渔父”们收网满载而归的主题图像,江岸更没有桃花等母题要素,与桃花源中渔父的“归”不同。
    我们再看与“桃花源”这个主题相关的“渔父”形象,当然这是一个确定了主题的图像谱系,直接取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如周臣《桃花源图》(苏州市博物馆藏)、仇英《桃花源图》(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黄慎《桃花源图》(安徽省博物馆藏),图像所绘画内容基本上是按照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的场景所描绘的。江面尽头处有一个洞口,渔船停在洞口处,洞口里面别有洞天,渔父与洞里村民正在对话,周围有桃花、桑田、房舍、瀑布等。周臣《桃花源图轴》属于陶渊明《桃花源记》文本题材的范畴。这幅轴式的山水画作品以上下结构的图式安排文本的叙事结构。图像的下半部分画有一个山洞,洞口外面有桃花,洞口江面上静静地停泊一叶小渔舟,暗示了渔舟的主人是“渔父”,同时表明了“渔父”已经进入桃花源。我们注意图像的这几个重要母题:山洞、桃花、渔船、江水。这几个母题元素,都是《桃花源记》文本中的重要母题,也是我们判断是否为陶渊明文本的重要母题元素的依据。当然,这些母题仅仅是叙事的开始。图像的中部描绘的是渔父与村中人们正在交谈的场景,屋舍、桑田、桃花等一派豁然开阔的世外桃源的景象,高大的松树暗示了不问或不知尘世时间之长短,这也是陶渊明文本的高潮叙事结构。图像的上半部分属于古典山水画的通常画法,远山与留白的天空。周臣的《桃花源图轴》几乎是按照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文本叙事结构处理的图像叙事结构。
    文征明《桃渊问津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为长卷图式结构。从图式的结构上讲与周臣的《桃花源图轴》完全不同,这种长卷图式结构提供了一个阅读的时间概念,所以它不完全属于人们通常说的“空间艺术”的图像。长卷图式结构是中国古典绘画艺术中独有的图像形式,这给叙事带来极大的方便。《桃渊问津图卷》像《韩熙载夜宴图》一样具有分段记叙不同阶段不同叙事内容的功能,同时又将不同阶段、不同叙事内容连贯成一个整体的大叙事。《桃园问津图卷》分段进行描述了陶渊明《桃花源记》文本的所有叙事主题,该图大致分六段:第一段为江岸到洞口处。这段场景分别描绘了弯曲的溪水以及溪水两岸成林的桃花,山洞的入口处,一位“渔父”手持船撸正往洞口里行走。第二段为山石树木,相当于一个镜头横扫一段山水的画面,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过渡的画面,是呈现泉林之心的山水图式。第三段为洞内的桃园景色,有桑田、荷锄的农夫以及湖塘中的捕鱼者,远山溪流与近处山石、树木合为着这片湖塘,山上还有一间茅草亭。第四段在一条通往村庄的道路上,渔父正在向路人询问各种情况,道路上有三五成群的农夫,一条正在犬吠的狗,这应该是“问津”的主题,顺着道路再往里行走,可见近距离的村舍细节。第五段一位农妇在院内的门槛出半身向外探望,似乎已经听说外面有人进到桃园里,在一座主要的房舍里,村中的三位长者正与“渔父”供餐,房舍外面有农妇带着小孩玩耍并向里窥望。这一段绘有更大的湖塘与小桥流水,远处有村落茅舍、远山树木以及瀑布。第六段以近景描绘为结束,崇山峻岭中有一条从村舍通向山后的山间小道,小路隐蔽的尽头处有瀑布至山而下地倾泻,一位长者正往村中走来。文征明《桃园问津图卷》是一幅典型山水形态的叙事绘画作品。从图像的描绘内容来看,文徵明描绘的与陶渊明《桃花源记》文本中的这段文字描述基本一致: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7)
    文徵明《桃园问津图卷》这幅图像描绘与叙事主题是最符合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叙事主题内容的绘画作品,“渔父”母题与主题表达完全相吻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