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美术史,中国画由自发到自觉生息发展,汲取哲学、书法、伦理学、养生学、美学等多种文化思想和观念,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认知与表达方式。其丰富的精神内涵,注重内外兼修,德艺兼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个性,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今东西文化日益交融,用发展的眼光寻找中国画与当代社会生活的价值,深刻认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汲取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文化精神,使人们能在当下生活中领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和熏陶,从而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现状分析 中国画的研究和发展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艺术发展的国际化,艺术的视野必然从地域性转向全球性: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关心整个人类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已经是当今世界艺术发展的共同取向。面对世界文化主体的转移,中国画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新的艺术思潮和观念激发了国人对中国画的思考,推动了中国画的转型和发展。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其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然而,精神的完善程度却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现代书画市场的高度商业化操作,使一些品质低下的作品进入市场,不仅严重误导了人们审美导向,也对中国画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文化精神的缺失,对发展和宏扬中国画艺术的精神内涵造成困难。其二,在近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断发生变化,中国画的发展也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使得绘画本质的定位问题遭到了来自诸多方面的挑战。所以,对中国画文化的社会价值研究迫在眉睫,其目的在于继承、整理、挖掘和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使它能够真正地为推动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服务。 二、文化内涵 中国画核心价值最终是文化价值的体现。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对自然、社会、人生不断深入的体悟、理解过程中的精华凝聚。不仅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而且还有理论技法、完整的符号语言系统。在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中国画从未拘泥于一域,而是在不断追求精神境界与自我完善中形成了以自身修持实践为基础,涉及儒、道、释等诸多文化系统。超乎功利的创作和体认方式不断纯化着中国画独特的文化价值。以儒修人格、以佛修心性、以道修境界,中国画的特殊形式法则也正是建立在这些理论基础之上的。其基本内涵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社会实践与个人修为,以绘画的表现方式构建了一系列价值观念、审美规范、思维和情感方式等,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画体系。对人们的身心修养和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中国画中古典的人文思想不可避免地夹杂着许多历史糟粕,我们要运用现代眼光进行重新解读,加以扬弃。 三、当代社会价值 1、精神价值。重精神完善的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精神智慧的外化,有其独特的文化涵盖和审美特征。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古圣贤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物质生活固然为人所必需,但如果只沉溺于物欲,则无异于禽兽。其次表现为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道德理想是激励个体的精神内驱力,是凝聚社会整体的精神力量。再次,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中国画十分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将“立德”置于“三不朽”之首,重视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中国画强调意在笔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似与不似之间等,融入很多生活理想、生活情趣,给人提供丰富联想和生活寄托,是画家在依乎德礼的基础上陶冶性情的一种手段,是人格精神的外显。中国画的发生、发展,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继承与弘扬中国画中的艺术精神和人文气息,有助于我们缓和现代社会所出现的精神困惑,有助于我们放慢脚步审视我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理性地看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从而纠正人们在物质丰盛的年代所出现的行为偏差和心理失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