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最初的收藏历史是从宋徽宗开始的。在政和年间(1111-1117)之前,张择端将《清明上河图》呈给了宋徽宗。 据《宣和画谱》所载录的画家来看,《宣和画谱》一概不收录宣和年间的画家,特别是对擅画宫室的画家,要求更高,因为“画学之业,曰佛道,曰人物,曰山水,曰鸟兽,曰花竹,曰屋木”⑦,界画被置于“画学”之末。《宣和画谱》将五代宋初的界画名家郭忠恕列为“高古者”,“后之如王瓘、燕文贵、王士元等辈,故可以皂隶处,因不载之谱”⑧。因此,《清明上河图》不可能著录在《宣和画谱》里。如果被《宣和画谱》著录,图上必定有“政和”、“宣和”印玺,更何况该图在编撰《宣和画谱》之前就已赏赐出宫了。 大约在大观年(1107-1110)之末,徽宗题画名、钤印玺,将该图赏赐给了向家,向宗回将它著录在《向氏评论图画记》里,冠以“神品”⑨。徽宗为当朝画家题写画名是十分鲜见的,大概是该图符合徽宗评画的基本标准:“考画之等,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简为工。”⑩ 向宗回是真宗朝宰相向敏中(949-1020)的曾孙,是神宗朝向皇后(1046-1101)的兄弟,向宗良(卒于宣和年间,享年六十六岁)兄。哲宗继位后,向皇后被尊为向太后,她是力保赵佶登基的关键人物,徽宗继位之年,向太后离世,谥钦圣宪肃,徽宗对他的两个娘舅向宗回、向宗良数加恩典,封郡王(11)。故向氏所藏部分书画来自于徽宗的赏赐,不是不可能。向氏兄弟过世前后,这些藏品按常理会悉数传给子侄辈。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张著是《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个跋文作者,金人必定是在北方得到该图,那么,向氏兄弟的哪一位子侄辈亡命弃宝于北方? “靖康之难”时,向宗回的子孙辈有三个去处:其一,以子侄辈的向子諲(1086-1153)为代表的南方抗金一族,曾在潭州(今湖南长沙)抗金,未伤毫发;其二,以孙辈向沈、向浯、向涪为代表的南逃至江南的从文一族,他们在江南随从名儒胡安国(1074-1138)讲“春秋”;其三,是以向子韶为代表的留在河南抗金失败的一族。其中只有该族与金军在北方交战并且全军覆灭,财物为金人所获。 向子韶(1079-1128),字和卿,开封人。敏中玄孙,向太后之再从侄。他清约如寒士,强学自属,年十五入太学,元符三年(1100)进士,累迁京东转运副使,建炎二年(1128)知淮宁府(今河南淮阳),金军攻城,子韶亲率诸弟守城,城破,又率军民巷战,子韶被俘,不屈而亡,年五十,谥忠毅。“其弟新知唐州子襃、朝请郎子家等与阖门皆遇害,惟一子鸿六岁得存”(12)。据可知史料,他是向氏“子”字辈中最年长者,有权利保管向氏该支的部分祖产和帐目,其家产必定被金军掳掠,《清明上河图》和《向氏评论图画记》等当在其中,一并辗转在北方,五十八年后,被张著所识。 综上所考,张择端大约在四十岁左右时绘制了《清明上河图》,绘制该图的时间在徽宗朝初(1101)到大观年间(1107-1110)。该图至今没有遗失段落,基本上是全本,与《西湖争标图》是姊妹篇。其最初的流传经历为: 张择端→宋徽宗→向宗回、向宗良兄弟→向子韶…→金人…→张著题跋(“…”为期间也许还有递藏历史,待考) 四、张著小考 张著跋文的年款亦颇有意味,他特别强调跋文是作于“清明后一日”,一方面,表明他认可该图所描绘的季节是清明时节,另一方面,间接地表达了他追思前辈画家的心情。有这种心境的人必定是一位富有感情的文人。 张著的身世与张择端有许多相似之处。张著事略可见元好问《中州集》卷七:“著,字仲扬,永安人。泰和五年以诗名召见,应制称旨,特恩授监御府书画。”(13)其字“仲扬”,在家排行应是次子,“永安”即金中都大兴府(今北京),故张氏自称“燕山张著”。张著为金代诗人,《中州集》卷七录有刘勋(字少宣)《读张仲扬诗因题其上》:“布衣一日见明君,俄有诗名四海闻。枫落吴江真好句,不须多示郑参军。”(14)可知张著原本是布衣文人,诗学唐人,泰和五年(1205)因诗名得到金章宗完颜璟的宠遇,负责管理御府所藏书画,金代御府书画集中在内府机构中秘里。“金朝取士,止以词赋为重,故士人往往不暇读书为他文。”(15)张著的宠遇则又是一例。金代文人画家、翰林文字王庭筠曾与其舅父秘书郎张汝方在此整理、著录御府所藏书画,共计五百五十卷,著成《品定法书名画记》(今佚),王庭筠于泰和二年(1202)过世,此处正是虚位以待。“监”乃主管之职,张著于此监管御府书画,足以说明他在书画鉴定和通晓书画史籍方面必有过人之处。可是,他在这方面的才华未被任何史籍载录,笔者只得凭借“特恩授监御府书画”之句来判定他有一双不同寻常的鉴定慧眼。 张著留下的诗句极少,除了《全金诗》录有他的《九日》、《雨后》、《紫泉亭》三首之外(16),还有的几句被刘祁录在《归潜志》卷八里:“矮窗小户寒不到,一炉香火四围书。”又“西风了却黄花事,不管安仁两鬓秋。”(17)因诗中用“了却”二字,时人戏称张著为“张了却”。一说张著之诗有“浮艳”之风,其诗在苦寒之中寻求平和清雅之意,笔者以为还是以其诗风“尖新”为妥,这也是当时诗坛盟主赵秉文在泰和年间(1201-1206)倡导奇古风雅的唐人诗韵所致。根据张著诗句的内容,他在思想上是一位安平乐道的读书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