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观点 >

"源于生活、归于生活——民艺复兴的南通模式"学术研讨会纪要(3)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中国社会科学网 清华美院艺术史论 参加讨论

    三、如果没有创新,传统技艺在未来的命运堪忧 
    苏荣誉(中科院研究员): 
    我的专业是研究古代的金属技术,其主要载体是铜器、金银器、铁器等,传统工艺为我们保留了很多可以对这个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信息。吴元新不仅对江南地区的传统印染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对夹缬、蜡染、扎染都有所涉猎,而且把这些印染工艺、特别是跟蓝染相关的工艺都打通了。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为了创新,吴元新能基于传统、立足于传统有所创新,使一些传统技艺再次焕发生命力。如果没有创新,传统技艺在未来的命运是堪忧的。实际上,传统工艺一直是动态、变化的,从它产生之日起就随着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变迁。社会的发展是不会停止的,所以传统工艺需要审时而变。
    第二个问题,无论是传统工艺还是非遗,都是地方知识体系中很重要的内容。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识,包括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另一部分是地方性知识,这是和地方的文化、传统、宗教、习俗密切相关的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关注地方知识,只有地方知识和通识相互关联起来才能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方面国内的发掘还是相当欠缺。
    此外,文化是一个生态、也是一个系统。一些传统工艺如果不能得到保护,不能传承下去,将来的文化环境可能只有好莱坞模式。这个问题是很严肃的,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取得理论上的突破。南通蓝印花布是目前很成功的案例,具有多重内容,希望大家来关注和研究。
    乔晓光(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在传承人当中我觉得吴元新是个现象、是个案例,从他身上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文化自觉。当江南的文化物种变成吴家使命的时候,我想他面临的困难太多了。他的成功给了我很多启示,他不是学院出身,从学艺开始便依从他自己的敏感,还有冥冥之中对蓝印花布的敬畏,这种敬畏至今仍然存在着,本着对祖先遗产的热爱和责任,才能把这件事做成。随着非遗的发展,吴元新也在发展,从作坊变成博物馆,他最大的贡献是保护了江南的一个文化物种。传承人最大的问题是文化断层,文化物种的保护是非遗保护的核心。
    教科文组织认为,使一个事物能够更持续地延续,这才叫创新。做衍生品就是做创意和创收,这不是创新。非遗的传承,要面临一系列非物质、非文化、非技术困难,比如资金问题、生存问题、技术问题等等,所以我们把简单的衍生看作创新,既不符合教科文组织可持续概念,也不符合非遗公约。
    吴元新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的创新取决于对传统理解的深度、广度和细致程度。所以,工艺美术的研究者一定下苦工夫,像从事敦煌学研究一样,一生追随一个物种。目前,国家开始重视根源的文化研究,投入大量的资金,无论是政府、社团还是高校都参与进来。非遗最后一代传承人还活着,在一个文化回光返照的时候怎么抓住时代,抓住物种让更多物种留在吴元新的博物馆当中,留在村社和生活当中,这才是真正的未来。
    陈岸瑛(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主任、主持人): 
    我们很容易喊出复兴传统文化的口号,事实上怎么把农耕时代产生的文化和技艺,在现代社会中激活和复兴,是一种完全创新的探索和尝试。模式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而不是简单的衍生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