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影视学 >

香港地区粤语片研究述评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 陈犀禾/谈洁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粤语片是香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蓬勃发展,一直是香港地区电影研究中备受关注的对象。通过考察粤语片在香港本土的发展脉络、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主要观点,可以梳理出香港地区粤语片研究的基本面貌。
    【关 键 词】粤语片/粤语片研究/香港电影学术
    【作者简介】陈犀禾(1949-),男,上海人,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影视艺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谈洁,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上海200072
    doi:10.3969/j.issn 1007-6522.2012.03.003
    中图分类号:J9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6522(2012)03-0031-16
    粤语是香港人的本土方言,至今仍是香港地区使用人数最多的口语。早在有声电影诞生之初的20世纪30年代,香港电影中有的影片就使用粤语,显示了香港电影的独特性。其后,香港凭借电影工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南洋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地区华侨都讲粤语所形成的庞大市场需求,很快便成为粤语电影的制造工厂和粤语电影文化的核心地带。粤语片以作品数量众多、风格迥异著称,1947年至1973年间,香港粤语电影超过了3500部,平均每年的产量超过150部,一度出现粤语片黄金时代。香港制片业中的国语、粤语片此消彼长,使香港电影放映市场形成西片、国语片、粤语片三足鼎立的局面。总之,粤语片在香港电影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作香港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历来也多为香港地区电影研究所关注。
    香港地区粤语片研究从整体上来看有三次阶段性的研究热潮。第一次研究热潮始于抗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由于上海电影人的南下,香港电影理论界的格局发生了结构性变动。南下香港的上海电影人把战前的“新兴电影运动”、“上海经验”、“进步电影”等思潮及电影观念输入到香港电影的理论批判当中,并对香港电影的创作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蔡楚生、费穆、夏衍、吴楚帆、卢敦等人为代表的电影人来到香港后,以内地知识分子的眼光来审视香港电影。他们从当时主流理论的角度,在坚持“文以载道”传统的同时,以时代使命为己任,将电影作为开启民智的教育工具,要求电影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服务,注重影片传递的思想内容与意识形态,积极倡导相对左派的艺术观。因此,他们对当时香港制作水准低下的粤语片泛滥状况进行批评,并抵制香港电影界的陋习和不健康的作风。在这一思想驱动下,香港《文汇报》的《影剧周刊》、香港《华商报》副刊、《舞台与银幕》周刊、香港《大公报》的《影·剧》周刊和《电影论坛》月刊先后成为左翼知识分子在香港的主要理论阵地。50年代出现的集体影评如“七人影评”、“粤片集评”以政治意识为基调,倡导以政治、艺术的尺度来衡量粤语片的优劣,在香港影坛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接促使了“华南电影运动”与“粤语电影清洁运动”相继开展,以及中联电影公司(简称“中联”)、新联电影公司(简称“新联”)等重要粤语电影制作公司的成立,并对四大粤语片公司的运作产生了直接的重要影响。
    第二次研究热潮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直接起因是香港国际电影节的设立。第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便举行粤语电影回顾展,随后出版了《五十年代粤语电影回顾展》(1978)回顾特刊。次年电影节又出版了《战后香港电影回顾》(1979)。其中,林年同先生的两篇文章《五十年代粤语电影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与《战后香港电影发展的几条线索》为粤语电影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两篇纲领性的文章先后被收入《中国电影美学》和《林年同论文集》,其观点至今仍被学界频频引用。香港国际电影节回顾专题包括又陆续出版的《六十年代粤语片回顾(1960-1969)》(1982)、《战后国、粤语比较研究——朱石麟、秦剑等作品回顾》(1983)、《粤语文艺片回顾(1950-1969)》(1986)、《粤语戏曲片回顾》(1987),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展开对五六十年代粤语电影的多项研究。围绕每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回顾专题,香港电影学者的研究较为宽泛,方法多样,虽难成体系但不乏真知灼见,并且在资料收集上也有收获。
    第三次研究热潮始于21世纪初。香港电影资料馆自20世纪90年代末成立后,香港地区电影研究有了新的格局与重大发展。有系统、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开始形成,在2000年之后研究成果相继涌现。香港电影资料馆出版了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关于粤语电影研究的有《南来香港》(2000)和《楚原》(2006),专题书刊则先后出版了以公司史研究为主的《现代万岁——光艺的都市风华》(2006)、《文艺任务新联求索》(2011)、《我为人人中联的时代印记》(2011),以作者研究、明星研究为主的《任剑辉读本》(2004)、《故园春梦——朱石麟的电影人生》(2008)等。工业史研究以“光艺”、“新联”、“中联”公司的研究最多,导演研究以楚原、李晨风、李铁、左几等研究最多,文学改编特别是戏曲编剧以唐涤生研究最多。香港粤语片研究会于2011年8月12日正式成立,成为香港地区研究粤语电影的专门组织,他们以影人访谈、文献重刊为先头,配合专题座谈会的形式,辅以电影评论,至今已经举行了三次主题座谈会,分别以粤语片、李铁的改编艺术及“中联”为题。他们的研究,无论是历史梳理,还是理论批评,都更为详尽、细致,也更具有针对性,这都将有助于厘清粤语片的发展面貌,重新评价粤语片在香港电影史乃至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
    总体来看,香港地区粤语片研究的特点是以粤语电影历史为主体,以文学评论和政治批评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公司、导演、明星为主要对象,与类型电影、作者论的研究理论相结合,以电影节专刊/专题、评论文章、口述史为主要形式,形成了一种既分散又统一,既单向度又多层次,既倚理论又重批评的复杂多面的研究形态。下文将从粤语片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来考察粤语片研究的发展变迁。
    一、粤语片的界定
    粤语片(粤语电影),简单地说是一种方言电影,以粤语发音的电影。粤语是一种属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在中国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以及北美、英国和澳洲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蔡楚生在1949年1月28日《大公报》上发表的《关于粤语电影》一文是一篇树立粤语电影存在合理性的文章,该文指出:“一个地方的方言是由长远的人文地理所形成的,粤语已有着这样悠久的历史,决不是一旦可以同化,也绝不是短期间所能消灭的。……作品要求普遍深入,首先,就必须掌握大众所懂为大众所能接受,与在他们听来是那样亲切的方言的这一武器,所以我们必须异于等于‘不要人民’的正统派者的看法,而肯定粤语电影存在的价值。”[1]文章除了肯定粤语电影的价值外,还呼吁电影工作者要兼顾市场与艺术,以优秀的制作为粤语电影注入新生命。这篇文章对粤语电影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为粤语片正名,还直接促进了同年的“粤语电影清洁运动”,以及后来的合作社、兄弟班乃至“中联”的成立。林年同先生写于1978年且被广泛转引的重要文章《五十年代粤语电影研究中的几个问题》[2]134开篇就提出了方言电影的问题,肯定了作为方言文艺这种样式的粤语电影是有它的特殊价值的。
    香港粤语片其实不单单是一种方言文艺那么简单,它还有着更为多重的限定。从字面上理解,所有用粤语对白的影片都应该是粤语片,然而,香港学界则达成共识,将其定义在一个比较严格的时间范围内,特指二战以后,即20世纪40年代(或者具体为1946年)至70年代(或者具体为1972年)出产的粤语发音电影。用舒琪的话来简单概括,就是“香港(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的影片”。根据香港粤语片研究会的界定,是指“从二次大战后开始,迄1972年在香港生产、以广东话发音为主的电影”。②
    香港地区关于粤语片的研究尚未出现完整的粤语电影史。对于粤语片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粤语电影史分期问题,香港学界众说纷纭。香港电影史研究者余慕云在《香港电影史话》中是以年代为界来进行划分,③但基于香港电影史的总体分期,很难看出作者的观点与研究方法,粤语片发展脉络更无法显现,也与具体的历史现象难以契合。香港电影理论家林年同将香港电影发展分为三个时期:1896-1936年,香港电影的传入和投机商人控制下发展的时期;1937-1949年,南下电影工作者推动香港电影事业发展的时期;1949-1969年,民主主义思想继续发展的时期。在此基础之上,20世纪70年代以前,战后粤语电影又可分为若干个阶段:1949-1953年,主要包括“粤语电影清洁运动”、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运动、兄弟班运动、伶星不合作运动;1953-1956年,粤语电影的黄金时代,主要有电影事业合作制度的建立,现实主义电影的兴起;1956-1962年,主要是粤语电影的分化运动;1962-1969年,粤语电影的衰弱。[2]145-146而钟宝贤在其香港电影史著作《香港百年光影》里,更多地从工业发展史的角度,划分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市场助力粤语片重生、伶星离合的50年代、“四大公司”与影圈改革、60年代青春跃动粤语片、粤语片由盛转衰五个部分来对粤语片进行描述。从三位电影研究者对粤语片历史的划分可以看出,粤语电影史的研究经历了从简单的以时间为线,到以电影思想及文化特征为标准,再到以工业研究的方式来进入的研究方法的发展过程。
    林年同先生的两篇文章《五十年代粤语电影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与《战后香港电影发展的几条线索》之所以在粤语片研究中如此重要,是因为这两篇文章对粤语电影运动、粤语片的文化属性及粤语片的美学特征做出了重要判断。
    香港在20世纪30至50年代初,前后共进行了三次“粤语电影清洁运动”,目的都是为了确保香港电影的制作质量,期望以宣言和实际行动为香港市民带来有质量保证的娱乐。第一次由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不少专业电影人如蔡楚生和司徒慧敏等南下香港,他们对粤语片未有改善的情况做出了宣言。1940年初,电影人发起第二次“粤语片革新运动”,该时期的粤语片质量得到了相应提高。1949年,以吴楚帆为先,来自上海和本地的粤语片制片、编剧、导演、演员,包括高鲁泉、红线女、秦剑等164人发起了第三次“粤语片清洁运动”,这些人联名发表了《粤语电影清洁运动宣言》,直接促使了“中联”的诞生。
    林年同认为,“粤语电影清洁运动”实际上是一种新民主主义思想的运动。它是在排斥南下电影思想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意识形态,继承其新民主主义思想形态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和战后的方言电影运动、华南国防电影运动的思想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正如他在《战后香港电影发展的几条线索》一文中所述:“1948年至1952年期间,在战后香港电影事业发展的历史上,出现了几个重要的、影响深远的电影运动。这几个运动虽然在香港进行,但实际上是具有全国意义的电影活动。它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民主主义艺术实践观念的发展,因此也可以说,这个时期的电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体系内的一个体系。”[2]16330年代香港的方言电影运动、40年代的“粤语电影清洁运动”和五四时代新文学运动一样,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知识分子的文化觉醒运动。尤其是50年代香港的粤语电影,受到新文学运动思想的影响,文化属性是其新民主主义的特质。
    林年同还提出,20世纪50年代粤语电影的造型风格是,大部分的影片是由中远景和全景镜头拍成的,中远景和全景的造型处理是20世纪50年代粤语片的特色和主要艺术表现形式,这是符合题材所做出的适应选择。全景镜头可以看作是客观事物矛盾规律的反映,全景镜头和中远景镜头能够体现集体的力量,互助的精神。同时林年同的文章还谈到粤语电影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这些在当时粤语片研究之初都属于比较超前、富有水准的理论批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