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学术界多将孙楷第“宋元以来之戏文杂剧出于傀儡戏影戏”的观点,理解为是在谈戏曲“表演”的来源问题。本文认为,孙楷第《近世戏曲的唱演形式出自傀儡戏影戏考》一文具体论证的不是戏曲“表演”的来源而是戏曲“故事”的“唱演形式”的来源及生成问题,即戏曲叙事的生成问题;这本是孙楷第的一个重要贡献,却长期被误读,故有为其正名的必要。 关 键 词:傀儡戏/影戏/元杂剧叙事 作者简介:宋常立,天津师范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387; 宋常立(1949- ),男,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标题注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ZW039) 孙楷第在《近世戏曲的唱演形式出自傀儡戏影戏考》①(以下简称《唱演形式》)一文中,将标题的观点具体简化为“宋元以来之戏文杂剧出于傀儡戏影戏” (研究者简称“傀儡说”)。此论一出,研究者几乎给予全盘否定。否定论者将孙楷第的观点理解为是谈戏曲“表演”的来源问题。这其实是对孙楷第观点的曲解。考之文章内容,孙楷第文章标题中的“唱演”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科白”的“表演”,而是指构成戏曲“故事”的“曲白”的“唱演”。因为“戏曲故事的形式”是由“曲白”构成的,所以,孙楷第所说的“戏曲的唱演形式出自傀儡戏影戏”,不是泛指戏曲“表演”“出自傀儡戏影戏”,而是专指构成戏曲“故事”的“曲白”的“唱演形式”“出自傀儡戏影戏”,这实际是在谈戏曲“叙事”的生成问题。这本是孙楷第的一个重要贡献,却长期被误读,故有为其正名的必要。以下分四点对孙楷第“傀儡说”的原意作解读分析。 一、前人对孙楷第傀儡说的曲解 前人对孙楷第的“傀儡说”的否定,主要是就戏曲“表演”的来源这一角度。如周贻白先是列举了从汉代百戏到宋元戏文杂剧的“中国戏剧之由真人扮演”的历史,然后说: 此即中国戏剧之本源,脉络分明,不容或紊。至于傀儡戏影戏,以其本身历史来说,傀儡与影人的出生,便是由模仿真人而来,进一步才模仿真人扮演的伎艺。及至有了真人扮演的戏剧,乃再进而模仿真人之戏剧表演。此为一定不移之逻辑……孙楷第先生认为中国戏剧之由真人扮演,系出自傀儡戏影戏,不惜颠倒事实,造为异说。……反映出他是从一己的主观出发,只从片面来看问题,因而把中国戏剧之发展的这条支流——傀儡戏影戏,认作本源。②(P78-79) 对孙楷第的“傀儡说”,任半塘先生也曾提出质疑: 戏剧乃人为戏,以人像人;傀儡戏乃物为戏,以物像人,而由人为之声。我国有戏剧出于傀儡戏之说,殊为可异……此在我国戏剧之演进史上,实造成一大惑不解之问题。③(P416) 周贻白、任半塘二位先生认为,傀儡本是模仿人的,哪有人反过来模仿傀儡的道理?这一看法影响甚大,至今,有学者在总结20世纪“傀儡戏与戏曲的渊源关系研究”状况时,依然沿着这个思路,从“表演形式”的时间先后上去否定孙楷第的观点。如陈维昭《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戏曲卷》一书说: 从表演形式看,傀儡戏、影戏属于歌舞的范围;从表演性质上看,傀儡戏诞生于傩礼的仪式中。无论从表演形式还是表演性质上看,傀儡戏和影戏都不可能是科学意义上的第一历史时间。歌舞与戏剧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更早的历史时间,为什么却要“源于”或“原出”后起的傀儡戏或影戏呢?孙楷第把“渊源”问题不恰当地置换成“起源”问题,这使当时其他研究者可以轻易地把他的观点证伪。④(P106) 更有研究者借孙楷第的观点,断然否认傀儡戏影戏与戏曲有渊源关系,如徐弘图《南宋戏曲史》认为:“傀儡、影戏对宋元南戏与杂剧尽管有一些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十分有限。然而,孙楷第先生却把这种影响扩大到极点,以致得出‘宋元戏文杂剧源于傀儡戏与影戏’的结论……总之,宋代傀儡戏影戏与宋元戏文杂剧,各自有着不同的发生历史与发展轨迹,脉络分明,不容混淆。”⑤(P339-340) 这些否定论者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把孙楷第“宋元以来之戏文杂剧出于傀儡戏影戏”的观点,理解为是谈戏文杂剧的“表演”“出于傀儡戏影戏”。实际上,孙楷第具体谈的是构成戏文杂剧“故事”的“曲白”的“唱演形式”“出于傀儡戏影戏”。“戏曲故事的形式”是由“曲白”构成的,而“故事”是中国戏曲形成的前提条件,正如王国维所说,只有“纯粹演故事之剧”,才是“真正之戏剧”。⑥(P55)正是受王国维的启发,孙楷第对戏曲“故事”“唱演形式”的来源及生成,即戏曲叙事的生成问题,做了系统而具体的探讨。 孙楷第“傀儡说”,重点谈的是傀儡戏影戏与戏曲“故事”的“唱演形式”的生成关系,而不是谈傀儡戏影戏与戏曲“表演”上的渊源关系。这从孙楷第编《沧州集》保留的最初的论文题目上就可看出。其题《近世戏曲的唱演形式出自傀儡戏影戏考》,考之文中的大部分论述,题目中所说的“唱演形式”多为傀儡戏影戏的“话本”与元杂剧“曲白”“唱演形式”的关系问题。由此,文章结尾也是从“话本”说唱与戏曲“故事”的“唱演形式”的关系对全文作了总结: 凡中国伎艺之以扮唱故事、讲唱故事为主者,语其源,皆出于唐之俗讲……后世讲唱故事自俗讲出者,如宋之说话、元明之词话、及今之弹词鼓词是……后世扮唱故事自俗讲出者,如宋之傀儡戏影戏是。此等戏与说话较,唯增假人扮演为异,其话本与说话人话本同,实讲唱也……自宋戏文元杂剧兴,易傀儡儿词影词为南北曲词。⑦(P118-119) 这段话总结了中国古代说唱伎艺“皆出于唐之俗讲”,但又可分为以“讲唱故事”为主的如宋代“说话”等及“扮唱故事”为主的如傀儡戏影戏等,而“宋戏文杂剧”故事的“唱演形式”则是“易傀儡儿词影词为南北曲词”,是直接来自于傀儡戏影戏的“扮唱故事”。显然,这是在谈戏曲“故事”的叙事形式问题,而不是谈戏曲表演。 但是,长期以来,研究者大多将注意力集中于戏曲“表演”的渊源与生成问题,很少有像孙楷第那样对戏曲“故事”的“唱演形式”的来源及生成做系统研究。任半塘先生曾注意到孙楷第对戏曲“故事”的研究,可惜的是,却是给予全盘否定。其《驳我国戏剧出于傀儡戏影戏说》一文就否认戏曲故事的“唱演形式”与宋代讲唱伎艺有渊源关系,他说,“不要过分强调故事性”“傀儡戏影戏不能真用话本,中国戏剧更不可能出于说话”“宋傀儡设若真用话本,则它的来源,将不出于唐傀儡戏或宋戏,反出于唐宋讲唱了。孙《考原》力主中国戏剧出于宋傀儡戏,这样一来,就可推进一步,认中国戏剧是出于宋讲唱或说话了”。这样做的结果,就使“纠纷更加复杂”。⑧(P181-192) 虽然现今的研究者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唐宋讲唱伎艺在戏曲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孙楷第有关戏曲“故事”的“唱演形式”出自“扮唱故事”的傀儡戏影戏的论述却长期被误读。所以,对孙楷第《唱演形式》一文的写作初衷及内容有重做探讨的必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