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三维的影像相对于真实影像而言,也是简笔的。众说纷纭的《圆明园》,其实应该名为历史题材的故事片,更不能名之为纪录片。除了全片的真人扮演之外,利用动画展示历史场景段落中的简化依然存在。例如《圆明园》中,通过三维动画出现了大水法中喷水的十二生肖,都是一些模拟状态,由于三维技术拟真效果的不足,或者创作人员没有看到过十二生肖的真实物件,以至于所有生肖都是平面的、没有神态个性的模板而已。以猪首为例,猪首造型喜庆憨态,其头部的毛都是工匠用极细的钢针划刻而成,线条的圆滑与流畅犹如中国人物画的线条。猪首的材质是合金制成,至今都没有生锈。这又反映出另外一个问题,意图记录的画面创作者,都要尽量做调查和体验生活,才能捕捉到物象的特征。 因此,动画片本体的假定性,不仅是因为动画片每秒画格的12格或者24格问题,根源在于动画的每格(帧)画面都是相对于多维真实影像的简化。这是动画片难以“记录”的本体原因。既然简化是动画的本体属性,利用动画来“记录”或者再现历史文化事件,显然,也是一个有待商榷的命题。而此类动画片名之为历史文化类动画较为合宜。 至此可知,笔者没有贸然借用“动画纪录片”的概念,而是从逻辑层面下行增列了社会问题写实类动画片、历史文化类动画片两个子类型。文中引注的国内外所谓的动画纪录片,只是将历史、社会现实等元素嵌入了动画的肌体,而非对于动画本体的彻底改造,换言之,动画画面的简笔性与故事段落的臆想性,使它无法担当“记录”的重责。 其实,真人声音作为动画声音的艺术尝试,始于获得1960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动画片《月亮鸟》(1959)。该片导演哈布雷夫妇将两个儿子的录音搬上了银幕,两个天真的小孩儿计划夜间探险,去捕捉月亮鸟,最后和月亮鸟成为朋友。缺乏层次的画面相对粗糙,三位主角的动作和表情细节很有情趣,尤其是小弟弟抢哥哥的铁锹挖洞,但扶着铁锹却无力挖掘的时候,自己还仰天大哭。小孩子喋喋不休的歌声、絮语,很是童真动人。 当然,《月亮鸟》的声音与《自闭的心灵》等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为趣谈,后者为纪事。《自闭的心灵》等影片创意思维对国内动画业界与教育的冲击力值得引申。 1.冲击了动画本体属性的认知 当前国内动画界公认的动画本体属性是虚拟、夸张、变形,俨然这是依托于动画画面的特质来界定动画属性,在思路与认同上与“美术电影”概念相同,即声音处于画面的从属地位。这种思维模式适用于电视动画、动画电影、动画广告、动画MTV、动画相声和小品等动画“剧”的层面。 而《自闭的心灵》等影片却提出了动画“纪事”层面的维度,这是如法庭审判、罪犯行凶现场、交通肇事等新闻中动画片段的引申,相当于新闻深度报道的动画版。而此时,声音不再是“声优”之类声情并茂的最佳“拟声”,而是个性化、真实化的现实“人声”,这对于动画画面而言处于绝对的主控地位。声音由虚拟、拟真、写真的置换,实际上开发了声音的生命能量。画面不再仅仅是变形而已,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拟真”色彩。这是动画片《月亮鸟》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 笔者还是惊叹《自闭的心灵》的创意思维,既发挥了个性化的访谈声音的“生命活力”,又避免了真人影像困顿的窘境,让相对的原始声音赋予动画画面以“从无到有”的生命,这种衍生于新闻报道中“动画展示”片段的思维无疑增加了动画表达的题材领域。 2.冲击了当前国内动画教育的理念 当前国内高等动画教育教学计划多围绕于动画的虚拟性,即课程设置除了画面层面的训练外,多是故事剧本、视听语言等课程,不重视历史文化的引导,更无从谈起新闻报道等传媒文化的引介,若仅停留于神话、童话、科幻、寓言等想象类谱系知识的传递,幻想的故事就缺乏全球化热点问题的题材与思考、缺乏大众文化的细节、缺乏幻想与真实世界的沟通与流变、缺乏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下的变体与表达。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想象、现实、历史之间的流通、筛检与意趣,才是创设动画精品的思维视野。 另外,电影《阿凡达》昭示了科教片、故事片、动画片之间的分野日趋模糊、含混与孳生。因为“了解物理学和自然法则是很有帮助的,这通常都会在真实的故事中表现出来”。(13) 3.冲击了影片类型的藩篱 当前,国内电影片种划分依旧是故事片、科教片、新闻纪录片、动画片和广告片。在数字影像技术、视觉文化、网络技术日益昌进的时代,在新媒体、微电影等形式相继萌芽的情况下,这种类型的划分在创作上已经备加落伍。因为在各个类型之间“越界”、“孽生”的动画作品层出不穷。融了科幻、动画、故事片等元素的《阿凡达》就曾引发了国内的热论。 科幻不仅是腾空曼舞的奇思妙想,更是基于一定科学基础上的变相。但是,《阿凡达》以天文、地理、植物、动物等博物学意义的事物为原型基础上的组合,就生成了奇妙瑰丽但是令人信服的潘多拉星球。例如:“在圣母之树的周围,巨大拱形的、宛若天桥的岩石石头桥是按照磁力线分布的;漂浮于空中的巨大的山石如同宫崎骏笔下的‘天空之城’,其生成原因如磁悬浮列车基本原理,但是,不受磁场作用的水,依然形成飞流直下的瀑布。”(14)可见,卡梅隆设计的潘多拉星球是基于科学知识之后的简单组合。这是对于观众的尊重,也获得了世界观众的认可。 国内的科幻、科普类动画片都很缺乏。其实,科普动画在1949年—1966年的科教片中大量存在。只是因为当时国内将动画定位于儿童教育的艺术作品,而将科普动画人为地置于科教片中。 1953年12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99次政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关于加强电影制片工作的决定》,其中指出:“科学教育片应以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同时宣传和推广与群众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关的,并适合一般群众水平的各种科学和技术知识。”1954年—1956年多农业片,如《淡水养鱼》、《猫头鹰值夜班》、《防止牲畜炭疽病》等,20世纪60年代初,拍摄了《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金小蜂与红蛉虫》、《知识老人》等宣传基础知识的影片。“文革”之后,运用动画、显微镜、摄影等手段拍摄了《中国冰川》、《试管苗》、《地壳运动》、《蜜蜂王国》、《细胞重建》等。(15)“文革”前的科教片《知识老人》采用了“动画与真人结合的方式表现知识老人、小朋友和拟人化的空气娃娃对话,甚至请氧气用歌声来回答小朋友的问题,既有童趣,又准确地传递了科学知识,同时也不会将知识老人误会成是神话人物”。(16) 可见,一些有动画特征的科教片也应该纳入动画电影历史的研究视野,因为科幻、科普的基因都是“真实”的科学,科学知识是这些影片声音“真实”的母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