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戏剧教育思想简论(3)
时间:2024/11/28 02:11:59 来源:《美育学刊》(杭州)2011年 作者:冯学勤 点击:次
二、中国现代戏剧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 没有事业的发展,任何思想都不可能有所附丽。因此,中国现代戏剧教育思想的发展首先是与中国现代戏剧教育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中国现代戏剧教育事业的发展又与传统戏剧(戏曲)改革以及中国现代戏剧(话剧)事业的发展无法分割。事实上,虽然将戏曲等同于传统戏剧、将话剧等同于现代戏剧的简单分类定会招致争议,然而在包括话剧、歌剧、舞剧、哑剧、音乐剧、戏曲等多种子类的戏剧大范畴的前提下讨论中国现代戏剧、中国现代戏剧教育乃至中国现代戏剧教育思想,就必然要求以某一个主流的戏剧子类发展确定传统与现代的分野,而这个主流的戏剧子类就是话剧本身——虽然歌剧、舞剧、音乐剧等等同属现代戏剧发展的子类,然而这些戏剧门类无论从历史发展、影响力还是功能性角度都无法和话剧相比。因此,讨论中国现代戏剧教育思想的主要目标,是以话剧教育为基本起点和主要着眼点的。 在进一步考察中国现代戏剧教育思想的中西谱系资源和历史发展轨迹之前,我们首先有必要对中国现代戏剧发展以及中国现代戏剧教育事业发展作一概观,这种概观的建立有助于我们理清“思想发展”与“事业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我们之所以将话剧以及话剧教育视作中国戏剧及中国戏剧教育获得现代性身份的标志,完全是因为中国现代话剧正是一点一点地脱离了传统戏曲艺术的胞衣,大胆将西方戏剧视作学习模仿的资源,因此得以最终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艺术形式。而以话剧教育为主流的中国现代戏剧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正是在一边摆脱传统戏剧教育形式和教育理念的纠缠、一边大胆向西方学习的结果。 在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标志,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时期:19世纪末到五四运动以前为“早期话剧”时期,而“早期话剧”又可称之为“文明戏”或“新剧”;五四运动后到新中国成立以前为“现代话剧”时期。若以戏剧演出团体来判定,那么文明戏时期对应的是1906年底春柳社的建立,现代话剧时期则以1920年上海民众戏剧社(爱美剧社)的创建为标志。若以作品来判定,那么成功摆脱传统戏曲的形式思想窠臼并将文明戏推进到现代话剧的标志性作品是洪深于1924年编导的《少奶奶的扇子》。文明戏或新剧正是一种处在传统戏曲艺术与西方戏剧艺术之间的戏剧形式,对应于传统与西方这两大谱系发展资源。文明戏或新剧艺术家虽然急于摆脱中国传统戏曲的歌舞性舞台表演形式,②然而却并未真正掌握西方现代戏剧艺术的形式、方法和精髓,使其呈现出一种不土不洋的文化杂交形态:“一方面,它已经开始使用西方戏剧的分幕制,表演也以说白为主,并且较为娴熟地运用了写实的布景、灯光、化妆等;另一方面,它又无法完全脱离中国传统戏剧的表演程式,成为一种以幕表制、角色分派制等为特点的特殊演剧形式。”[2]100事实上,任何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总是在旧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便这种旧有的艺术形式是新艺术形式克服和超越的对象。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河南曲剧艺术的“动态”之美
- 下一篇:试论川剧高腔与剧种形成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