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元代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 — 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统一的中央王朝, 其间民族文化交融非常活跃,并且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在当时民族文化交融的...
【内容摘要】 布莱希特在戏剧的艺术范畴中提出“间离”学说。“间离”要求打破观众与剧情之间的感情融合,获得陌生的效果,培养观众反思的能力。“间离”学说可以从戏剧范畴推...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内容提要:川剧丑行是中国戏曲艺术中极富创造性与独特性的一个行当,不仅历史传承久远,而且剧目繁多,人物类型多样,进而形成了丰富、精细的角色类别。川剧界对川丑类别划分...
【内容提要】歌德的《浮士德》是一部以多种诗体写成的戏剧,作品剧中套剧,囊括了到歌德时代为止德国乃至欧洲所有重要的戏剧类型。戏剧形式本身隐含意义取向,与内容相互映照...
内容提要:契诃夫是其剧作在当代舞台上被演出得最频繁的作家之一。20世纪60—70年代以留比莫夫、艾弗洛斯、叶甫列莫夫为代表的一批俄罗斯导演,继承和发展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
内容提要:喜剧精神是人对于存在所作的喜剧思维,并在其创造或接受的喜剧形态中表现出来的意识。只有从主、客体两方面进行研究,才能比较具体地认识喜剧精神。喜剧思维的七个...
内容提要:粤剧自清咸丰年间传入东南亚、美洲等地之后,经过百余年发展,与国内的粤剧在组班方式、舞台风尚、艺人起居、观众喜好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差异,形成了一些独具特...
内容提要:李家瑞先生的《北平俗曲略》刊印于1933年,是我国俗文学研究最早的一部著作。有其开创意义,并不断被引用。由于当时俗文学尚属学科初建时期,其中失误之处不少,此书...
内容提要:从真与假、体验与表现、类与个三对关系的辨析看,戏曲形体表演的内涵是虚而非假故“真”,由内而外衬“美”,由类到个而“显”,合成戏曲舞台特有的“真美显”,它...
内容提要:由于受到国家祭祀政策的影响,明代民间祭祀活动大体呈现为从明初沉寂到中叶渐盛的发展态势。本文结合南戏剧本文献、戏台文物以及现存地方南戏遗存之状况,推论出:...
内容提要: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人生和创作道路与德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戏剧创作的内容、文体及创作方法等均受到德国文学的影响。易卜生从小就接受了德国文学的熏陶,17年...
内容提要:从文献记载及现存剧目剧本来看,孤色是重要的杂剧脚色,承担着重要的戏剧功能。元、明时期的孤色以扮演官员为本色。明杂剧里孤色出现的几率减少。戏剧史上,孤色与...
内容提要:《戏考》是民国时期最大最有影响的京剧剧本集子。它1912-1925年分40册陆续由上海中华图书馆出版。1912-1925年,正是梅兰芳头几次去上海,改良旧戏,尝试演时装新戏,创造...
随着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cultural poetics)的兴起,以及文学研究领域内的跨学科、跨文化转向,20世纪末以来北美学界对中国古典戏曲文学的研究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我们曾在《英...
一、问题的提出 演戏居然分行当,某些行当还要画脸谱,这种奇特的现象是人们对戏曲大加鞑伐的一个重要理由。“扮不像人的人,说不像话的话”,类型化,脸谱化,反个性化,一百...
内容提要:戏曲表演中的“绝活”是最吸引观众的一个看点,它们可分为传统杂技类、戏曲艺人自创类与魔术类。在剧目的舞台呈现中有着营造真实的不平凡的情境、帮助塑造生动的人...
内容提要:莆仙戏传统剧目《贾宝玉》是目前所见该戏剧目中唯一的“红楼戏”。无论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还是从保存“红楼戏”剧目完整性的角度,它理应以其不可多得的...
一、岳西高腔中目连戏的来源 岳西高腔,因流传于皖西南安庆地区岳西县,于20世纪50年代定为今名,是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前身,是明代的青阳腔。青阳腔以其独特...
内容提要:英国作家、戏剧家约翰·高尔斯华绥的戏剧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始于新文化运动之后,其作品的译介及研究深受中国社会时代语境的影响。民国时期的高尔斯华绥戏剧传播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