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例子是1981年桑弧编导的电影《子夜》。为拍摄此电影,桑弧在1979、1980年间即酝酿构思,并在“上海图书馆的藏书楼,花了整整四个月时间查阅了有关资料,翻遍了1930年上海所有的报纸”[6](第90页)。然而电影《子夜》却一直不为观众所认可。1985年在上海进行的一次对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调查中,结果这部影片被列为最失败的五部改编影片之首[7](第90页),而据说在1990年代末的又一次调查中,再被评为“名著改编十大败笔之首”[8](第217页)。《子夜》在放映效果方面的失败,更深刻、更根本的原因可能还在于改编者的改编态度和改变方法:改编者太过于忠实以至于显得有些拘泥于原著了。在影片拍摄前,茅盾曾强调:“这部小说的写作意图,同当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激烈论战有关。”[6](第90页)编导桑弧也说:“今天把这部名著搬上银幕,不但要保持原作这一鲜明的特点,而且还要通过具体生动的、视而可见的艺术形象告诉观众: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走不通的,旧中国非要变革不可。”[6](第91页)桑弧编导《子夜》的指导思想显然与被称为“主题先行”原著是相吻合的,但不难看出缺少了桑弧个人的创造性理解,少了以当代人的理念情感对原著的适当合理的渗透,因此影片缺乏对当代人心灵足够的呼唤力量。试想,在1985年之后,这个鼓励个人致富,“老板”、“老总”以当代英雄的姿态成为人们仰慕对象的时候,谁还会对“资本主义道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走不通的”这类理论命题产生足够的兴趣,表现足够的激情呢?桑弧的这种忠实得有些拘泥的改编倾向,在当时并非是个别现象,而是当时许多影片改编名著的总体倾向,如电影《阿Q正传》、《药》的改编,如电影《天云山传奇》、《人到中年》、《人生》(这三部影片的编剧都是原著作者,这也是当时一种突出的现象)的改编等。这当然反映了当时电影还缺乏足够的艺术自觉和艺术独立性,但由此显露的电影与名著之间的紧密关系确是毋庸置疑的。 大体而言,1980年代中后期,“原作加我”是名著影视剧改编中的共识,不再以追求完全忠实原著为旨归,这也表明影视与文学名著正在拉开距离。1982年导演《骆驼祥子》的凌子风,在当时被视为异数,因为他一贯奉行“原作加我”的改编原则,强调在改编中体现自我由原著而得到的人生感悟和艺术体验。他说:“‘原作加我’……包含我要忠实于原著,但原作精神要通过我个人的理解和风格来体现……我想我基本上是忠实原作的,也要忠实于我自己。有时候创作中就是有一种欲望,想这么拍、不想那么拍。比如说虎妞,我就想这么拍她,结果戏就多了,和原作也不太一样。”[9](第38页)结果,在影片《骆驼祥子》中,一方面保持了原著基本精神,通过祥子的悲剧,写出了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到的种种苦难,另一方面在人物塑造上,较原著有所发展。尤其是虎妞形象的塑造,由老舍笔下的一个又老又丑、不够善良、惹人生厌的女人,变成了一个勤快能干、刚强贤惠的可爱女人。以致当时许多评论者认为虎妞的形象在影片中喧宾夺主,减弱了祥子的悲剧性,偏离了原著的创作意图。但到1980年代中后期,凌子风以“原作加我”方式改编的影片《边城》、《春桃》等,人们就见惯不惊了。 1985年,由老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四世同堂》,被认为是早期中国电视剧改编名著最成功的范例之一。它走的也是大体忠实名著的路数,但从编导们的改编自述中,不难发现忠实名著的改编原则业已动摇:“于是,准备增拍的床上镜头自动撤了下来,添加的古怪镜头自动否定了……歪的邪的镜头一个也不要,决不随波逐流,降低格调,盲目地追求奇特的节奏。”[10](第237页)编导们的这段表白,暗示一种歪曲、恶搞原著的苗头,在名著的影视改编中已然出现。 1990年代之后,坚持忠实或基本忠实原著的影视改编现象依然存在,但更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原作加我”方式在影视改编中进一步发展,作者的主观意图在改编中不断膨胀,甚至和“原作”相冲突、相背离,形成一种颠覆解构的改编倾向,并愈演愈烈。《青春之歌》的改编即属此类现象,它在1998年被拍成了22集电视连续剧,剧中主要人物林道静、余永泽、卢嘉川与原著形象相比有很大改变,他们被按照现代人的情感进行了改造。林道静不再单纯地为信仰、真理而奋斗;余永泽不再是一个自私、褊狭的反面人物,却成了一个以自杀来证明自己清白的正面形象。尤其是卢嘉川,他在走上刑场之际,说出的肺腑之言竟是:“我死而无憾,但却一直未当着林道静的面说‘我爱你’”[11](第7页)。2000年拍摄的《阿Q的故事》也是这方面的典型。尽管该剧导演顾小虎再三说:“对鲁迅先生的精神是不敢有丝毫的偏离”,但实际上该电视剧在故事情节方面“翻了许多新花样,有一个寻宝的传奇,有许多悲剧的循环”[12](第22页)。这种故事情节的大量增添已远离了原著。更有甚者,2004年在北京电视台播出的28集电视剧《林海雪原》,给杨子荣、少剑波增加了许多三角感情戏,以至于被人戏称为《林海情缘》。电视剧《林海雪原》播出前后,电视剧《红色娘子军》、《阿庆嫂》、《苦菜花》等,也都有类似的恶搞倾向。可以说,“拿经典开涮”已然成为2000年前后的一股显然的影视改编潮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