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影视学 >

21世纪前十年的欧洲电影:德国、法国、意大利及其他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当代电影》(京)2011年第 李洋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本文对21世纪10年代西欧主要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荷兰等)的电影发展进行了回顾,回溯了“柏林学派”等几个具代表性的欧洲新导演群体的产生、代表作及其影响,在制作方面,本文结合法国的“中等电影”主张,分析了欧洲电影在平衡创作与产业方面出现的新主张及其美学特征,并结合西欧十年来的社会、政治、经济变化,对集中出现的集权主义反思、柏林墙电影等主题进行了评述,并在全球化背景下,概述了各国电影在结合民生话题、维护民族文化认同上所作的努力。
    关 键 词:柏林学派/中等电影/柏林墙电影/希特勒电影/民生电影/德国电影/法国电影
    作者简介:李洋,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本文对21世纪10年代部分欧洲国家的电影进行简要回顾,这些国家包括德、法、意、比、荷和瑞士等。这些国家有三个共同特征,其一,它们是彼此接壤的大陆国家,文化和电影之间的历史影响非常深远;其二,这些国家的电影以传统欧洲大陆语言为主;其三,除瑞士之外,这些国家都是《申根协定》的发起国和倡导国,它们对“欧洲电影”这个观念的建立起主导作用。
    一、危机中的复兴 
    新千年以来,上述国家的电影发展主要有着共同的历史背景。
    首先,影像载体与传播技术的变化给电影带来的新挑战。数码技术让电子影像时代全面到来,互联网引发了影视传播的革命,传统银幕开始向电子银幕增生和变异,银幕从过去的电影院、电视等载体扩展到各种移动终端播放器,运动影像进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像时代的到来不但考验着电影,也给电视业带来了冲击,同时,制作精良的美剧也给欧洲电影带来了威胁。
    其次,意识形态关键词的变化。从北约部队参加前南斯拉夫战争到欧元区的出现与扩张,从德法反对伊拉克战争到东欧国家加入欧洲共同体,从2006年巴黎骚乱到2008年希腊、冰岛和葡萄牙的经济危机,从意大利政坛丑闻到西班牙黄瓜病毒,欧洲国家的核心议题从国际政治过渡到区域经济,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对抗,转变为社会内部的族裔冲突、国家间协作,以及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性推进带来的连锁社会问题。
    最后,美国电影在大众文化方面的强势影响,造成了“欧洲文化”的主要焦虑。在21世纪10年代,美国电影的优势延伸到数字电影和3D电影时期。从市场上看,美国始终是欧洲电影的最大威胁。2002年,欧洲影片在欧盟国家的市场上只占去了近30%。2004年的法国,美国影片占去了全国票房的65%,法国影片则只占21.9%,欧洲其他国家的影片占9.3%其他如亚洲占去了3.5%。而在整个欧洲,美国影片占去市场的71%,法国影片占去11%英国占去了7%,剩下10%是其他欧洲电影和亚洲电影。当然,在欧盟积极的电影政策下,①欧洲电影也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2000年,欧洲国家共出品影片595部,2001年达到625部,2002年上升到628部。而2002年美国出品的影片739部,所以,欧洲影片的总数几乎可与美国影片相当。内容方面,美国电影既是欧洲商业片的摹仿对象,也给欧洲导演带来对民族文化的担忧。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无疑成为欧洲电影的代表,与美国的意识形态输出进行抗衡。
    在欧洲国家中,法国占据着不容置疑的地位。新世纪以来法国电影产业稳定发展,略有增长。2002年,法国出品影片163部,是欧洲影片总数的五分之一。十年来,法国国内票房收入维持在每年10亿欧元上下(年均10.36亿欧元),年均上座1.81亿人次。②美国电影在法国的年均票房5.19亿欧元,占市场的50.4%法国电影年均票房3.84亿欧元,占36.8%是欧洲国家中本土电影票房最高的国家。2005年,法国电影在国外的收入是1.95亿美元,其中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依次是意大利、日本、德国,占了国际市场的35%,然后是美国和加拿大。2006年法国年度票房榜前十的影片中有7部是法国片。法国银幕的数量比照20世纪90年代变化不大,维持在4500块左右。2005年,法国电影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电影从业人员比20世纪90年代翻了一番。2008年,描写法国北部人朴实性格的法式喜剧《欢迎来到北方》(Bienvenuechez lesCh'tis,2008)在法国连映三个月,打破了由《虎口脱险》创造的单片国产票房纪录,创造了1760万人次的法国最高纪录。2008年,洛朗·冈泰(Laurent Cantet)的《墙壁之间》(Entre lesmurs)获得金棕榈奖,这是法国电影在21年后重获这个荣誉。
    在经过数字技术的洗礼后,法国证明了它是欧洲电影产业转型最成功的国家,除了电影人不懈的努力,这还有赖于法国政府相对充分、合理的扶持制度,保障了民族电影能有条不紊地发展。法国电影扶持制度几乎是欧洲的样板,最全面,也最成功。除了预付款制度、税收优惠和银行贷款外,地方政府、文化机构(比如奥赛博物馆)、教育机构(比如FEMISProduction)和电影节(比如戛纳电影基金)等都能参与电影扶持。法国主要的扶持政策是由法国国家电影中心(CNC)执行,负责制定和实施电影产业的各种扶持,管理法国政府用于视听节目生产和电影工业的扶助金(Trésorn°902—10)。CNC在电影制作的前期、中期和放映等各个环节的扶持有16种之多。20世纪80年代曾威胁法国电影生存的电视业,如今成为法国电影投资的主要来源。因为国家电影扶持的主要资金来源是私立电视的收入税和公立电视收入的提成,法国电视台必须履行的财政义务之一,就是把利润中的3%变成电影产业的自动扶持资金,参与制作法国或欧洲合拍电影。此外,电视台每年播放电影时间中,必须把60%留给法国或欧洲电影,以扶持电影工业。法国最大的私营电视台Canal+在2008年出资1.74亿欧元提前购买了140部电影的播放权,③以扶持法国电影。
    尽管如此,近十年来最重要的电影复兴运动发生在德国。两德统一后,经过近十年的产业整合,德国电影终于出现了复苏。1995年,《死神》(DerTotmacher)在德国创下了45万人次的观影纪录。1999年,《罗拉快跑》(Lorarennt)更是在德国境内创下了超过200万人次的上座纪录。如果说观众的回归只是德国电影复兴的大背景,那么影片数量的变化则有目共睹。1988年,两德共出品的电影长片只有60部,到1995年上升到87部。2004年,德国长片总数达到121部。到2008年,德国长片数量达到185部。《罗拉快跑》、《再见列宁》(GoodBye Lenin!)、《帝国的毁灭》(Der Untergang)、《窃听风暴》(Das Leben der Anderen)、《人生的另一边》(Aufder anderen Seite)这些优秀的德国电影在国际上受到了欢迎。同时,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施隆多夫(Volker Schl ndorff)和克鲁格(AlexanderKluge)等老导演也在继续他们的创作,拍出了重要的作品。十年中,德国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2001年的《情陷非洲》(Nirgendwo inAfrika)和2006年的《窃听风暴》,德国电影上次获得这个奖要追溯到1979年施隆多夫的《铁皮鼓》(DieBlechtrommel)。同时,德国“作者电影”在欧洲业界屡获好评,十年内三次获得欧洲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再见列宁》、《勇往直前》(Gegen dieWand)和《窃听风暴》,一次金熊奖、三次银熊奖、一次戛纳最佳剧本奖等等。应该说德国电影在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后终于焕发了创作生机,成为不折不扣的电影大国。
    在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电影出现了一批新导演,其中包括南尼·莫莱蒂、吉安尼·阿梅利奥(Gianni Amelio)、丹尼埃尔·卢凯蒂(Daniele Luchetti)等,这些导演成为新世纪意大利电影的中坚力量。但意大利电影工业直到21世纪10年代中期才出现转折。2006年的票房总额为5.351亿欧元,比2005年增长1.6%,比2004年增长2.9%。意大利国产电影在总票房中的份额比总收入也在增长,2005年占去24.5%,2006年占到24.6%。在2004年和2005年,意大利年度十大票房影片中,本土影片只有3部,而在2006年已占到4部。十年来,意大利电影年产量在100部左右,2006年出品影片116部。在创作方面,直到2008年,一些崭新风格的意大利电影才引起重视,保罗·索伦蒂诺(Paolo Sorrentino)的《大牌明星》(Ⅱ Divo)和马提欧·加洛尼(Matteo Garrone)的《格莫拉》(Gomorra)同时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和评审团大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