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音乐学 >

云南布朗族风俗歌[索]的变异过程及其异文化解读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中国音乐学》(京)2011年 杨民康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布朗族[索]原是用于佛教节庆期间贺年及祭祀仪式活动中的一个风俗歌歌种,乃作为该类传统族群文化中的“超稳定结构”及模式性因素存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布朗族传统社会及族群内外(本文以“域内—域外”称之)发生了较频繁的政治、社会及文化互动交流,原为“徒歌”的传统[索]被配上玎琴伴奏,逐渐发展演变出一个另立于“老[索]”之外、采用弹唱形式的“新[索]”歌群。此后,“新[索]”不仅成为布朗族乃至当地民族存身域外的一块闪亮的“文化招牌”,并且通过域外文化的“他者化”回馈和影响,而导致了布朗族传统社会音乐文化的“内部重组”(乃至“洗牌”),最终作为非模式性、变异性的舞台化产品回归传统节庆及仪式的语境当中。对此,政府、学界应该给予必要的批判性反思。
    【关 键 词】布朗族/[索]/佛教节庆/风俗歌/祭祀仪式/我者—他者/内部东方主义
    【作者简介】杨民康(1955-),男,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北京100031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42(2011)01-0067-09
    布朗族①“索”(so?[2])原是用于佛教节庆期间贺年及祭祀仪式活动中的一个风俗歌歌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布朗族传统社会及族群内外(本文以“域内—域外”称之)发生了较频繁的政治、社会及文化互动交流,原为“徒歌”的传统[索](本文称“老[索]”)被配上玎琴伴奏,逐渐发展演变出一个另立于“老[索]”之外、采用弹唱形式的“新[索]”歌群。自此,“新[索]”不仅以布朗族音乐的文化身份进入了“域外人”的视野,并且作为云南少数民族的代表作进入了域外的不同文化场合,成为布朗族乃至当地民族存身域外的一块闪亮的“文化招牌”。本文拟对“新[索]”在域外文化环境中遭致的“他者化”境遇及其对布朗族传统社会的回馈和影响过程中所造成的种种音乐文化变异和“内部重组”(乃至“洗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以期政府、学界对此给予必要的批判性反思。
    一、[索]的原生状态及传统应用场合
    为了较好地了解“新[索]”的发展变异过程,有必要先对长期传承、延续至今的传统民歌“老[索]”略做介绍。“老[索]”主要的传统应用场合,是布朗族的泼水节(即公历4月与傣族的共同节日傣历年)期间用于赕佛仪式或拜年活动。这里先谈一种“老[索]在赕佛活动中使用的实例:
    《索歪步堆》(蜡烛槟榔舞)是一种在上述布朗族节庆及赕佛仪式活动间隙,在村寨上广场、空地上跳的集体舞或男子双人舞,通常采用“老[索]”曲调伴唱,主要流传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西定、巴达一带。每到安居节的各个赕佛时节,村里赕佛的主人就送茶叶和蜡条,请有经验的歌舞能手前来歌舞助兴,同时也为了渲染赕佛仪式所必须的宗教色彩和气氛。1986笔者曾在勐海县西定乡曼玛寨看过一场表演,由两个中年男子,各持两根有手臂长、两头点燃的长蜡条,呈半蹲姿势,相对而舞。一名歌手在一旁唱着传统的祭祀民歌《索歪步堆》伴舞。此类舞蹈一般不用乐器伴奏,而由两位年轻姑娘一手持磁的碗盏或杯盘,一手拿筷子,以清脆的乐音为之击节。整个民歌的速度偏慢,富于节奏韵律感,音乐旋律及舞蹈动作均风格典雅而富于表情。由于表演时须摆出槟榔请客人品尝,故此舞也称为《吃槟榔舞》。表演结束时,也要由赕佛主人赠少许钱物给歌手和舞者,作为酬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