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音乐学 >

云南布朗族风俗歌[索]的变异过程及其异文化解读(2)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中国音乐学》(京)2011年 杨民康 参加讨论

    谱例1:
    
    索歪步堆
    (蜡烛槟榔舞歌)
    演唱:岩依香译词:岩赛坎记谱、配歌:杨民康
    “老[索]”的另一种传统形式,是布朗儿童唱的[拜年调]。泼水节期间,当大人们忙于拜年、赕佛及其他祭祀活动时,少年儿童也有自己的唱歌娱乐活动。他们穿上新衣,手拿或吃着食物,一群群聚在一起,跑去向他们住在佛寺里的父母长辈拜年,他们一边口里唱着拜年调,一边像汉族小孩讨压岁钱一样,顽皮地伸出手来讨钱物。据布朗族老人说,20世纪50年代以前,按传统习俗,凡有小孩到佛寺或头人家里讨钱,老人必须给每人多则5角钱半开,少则一个银毫②。拜年调分为两种:一种名为“圆苏”,同傣族的“依拉灰”有相似的曲调和内容;另一种即采用布朗族民歌曲调“老[索]”来唱的[拜年调]。
    2007年重访勐海县打洛镇布朗曼夕寨期间,我又碰上了传统节日里大家一齐唱拜年调和同时跳“蜡烛舞”的情景。8月11日,由于次日有重要的村寨佛事法会,当晚就有很多作为“前奏”的民俗活动内容,其中有一个由村民向村寨头人和长者持烛敬拜的仪式性活动,便是与上述赕家先的仪式活动穿插进行。这时,村民们聚集在村长(头人)家,全体来访者以主人为歌颂对象,边唱边舞,一齐跳起了“蜡烛舞”。人们进屋后,只见村长端坐在堂屋正中的一把木椅上,十余位布朗族男女排成一列,前面两人手持一瓷盘(一般为篾制小供桌),上置礼品,其后每人两手的指间均夹一根细腊条,边唱边舞,一齐来到村长面前,前面四人跪拜村长,献上礼品,村长则拿出散钱分发各位。同时,大家一齐唱起了《拜年调》(老[索])和另外的一首新《拜年歌》(为异地传入风格)。整个过程持续约10分钟。按以往的传统习惯,这类活动中,主人常常会摆出槟榔、茶水等招待客人。我注意到,当晚活动现场已经没有了槟榔,在此地,包括老人们也都很少有人再嚼这种东西。从上述情况看,这类以敬拜长者(或拜年)的礼节与跳蜡烛舞的结合,可说是我在布朗族中所见到的,除前述两种情况之外的另一种表演形式。对此,我曾经思考:它是否体现了一种原生的民俗状态?抑或是否带有某些新时期的文化变异因素?鉴于我们面对的曼夕寨是一个新的“移民”新村③,这些问题已经难以寻觅到确切的答案。但毋庸置疑的是,按传统习惯,这类习俗一般是在佛教节庆期间,本族青少年向村中长者拜年时才有。以致可以说,在上述布朗族传统节庆及仪式活动中,“老[索]”曾经是一种长期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具备“超稳定结构”特征的风俗歌和舞蹈音乐活动内容。由于它既是传统节庆仪式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具有模式化性质的构件,同时又并非完全镶嵌在其中某一个固定环节,而可能是应仪式过程及仪式表演者的需求而即时发生,致使它作为某种模式性非固定因素存在于整个仪式化过程中,其表演有特定的仪式文化语境。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下述一系列受外来文化冲击及内部社会变革影响的原因,“老[索]”慢慢偏离了传统及模式化的轨道,与仪式文化语境渐行渐远,开始了自己长达数十年的文化变迁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