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美术学 >

神仙方术视野中的中国早期华盖图像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创意与设计》 张同标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华盖是从遮风避雨的伞盖转化而来,由实用器具升华为神仙方术意味的美称。这在汉代辞赋典籍中屡有记载,也被使用于奉神、长生、辟兵等庄严场合,在汉代图像中尤多见于西王母。在佛教入传中国后,汉恒帝设华盖之座并祠浮图老子,表明当时人把佛陀(浮图)与老子(道教始祖)同样对待,华盖也具有传统的方术意义。然而,与佛陀造像伴生的华盖,在印度原本是王侯象征的礼具,是把佛陀当视为王侯的,而在中国却是与神仙为伍的,表明中国早期华盖佛像是在神仙方术系统中被接受的。从华盖图像的中外寓意之别,反映了中国古代是立足于自身文化系统接纳外来文明的,中外文化之间的共性是最初被接纳的思想契机。
    关 键 词:华盖/神仙方术/佛像
    作者简介:张同标,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张同标,男,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佛教美术。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长江流域宗教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1&ZD117)、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佛教造像的古印度渊源研究”(项目编号:12CGB004)、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sponsored by Qing Lan Project)、江南大学科学研究项目“佛教装饰母题的中外传播与人文意象研究”(项目编号:113521038214039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的华盖图像有两大类。一种是纯粹的实用器具,在秦陵铜马车、汉代画像砖石上所见的马车上都有遮风避雨的伞盖,在实用之外恐怕谈不上其他的内在意义,至少难以明确陈述;另一类是明显带有神仙方术等意义。本文所述专指后者。所谓“早期华盖图像”,见于战国和西汉的两件帛画、十六国时期的三尊金铜佛(其中包括一套没有组装的零部件)。从战国降及北魏之前,各类华盖图像应当远远不止这些。回顾早期的华盖图像,战国帛画《御龙图》上的华盖,与身后亡灵何去何从的方术信仰和宗教观念密切相关。从文献记载来看,华盖也一直与传统的本土宗教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早期的佛教造像也使用华盖,最早的文献记载出自《后汉书》,汉桓帝“设华盖,以祠浮图、老子”,“浮图”与“老子”处于等量齐观的地位,关系颇为密切,金铜佛像使用华盖,可能是从本土的方术家那里借用过来的,也应当承袭着类似的方术观念吧。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又因为图像资料和文献资料不足征,只能暂时提到一种猜想,半出推理,唯力求合情合理。
    1.华盖释义
    见于字书的“华盖”一词,最早出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翳,华盖也。从羽殹声。”①一般解释为用鸟羽制成的华盖。这鸟羽特指鹥而言,鹥是凤凰,王逸注《楚辞》说:“鹥,凤凰别名也。《山海经》云,鹥身有五彩,而文和凤。凤类也,以为车饰。鹥,一作翳。”按,《山海经》鹥翳互用,《史记》与《汉书》也是如此。从羽从鸟,字义相通,鹥翳实即一字。《山海经》又说“蛇山有鸟,五色,飞蔽日,名鹥鸟”(引自王逸注《楚辞》)。“飞蔽日”是这种鸟得名的原因,鹥翳为后起分别文,皆从殹得义,殹即遮蔽。据此,许慎说解的本义,可能是“像华盖那样遮蔽”。也就是说,在许慎生活的东汉前期,华盖已经是很常见的,人所共知,否则,又怎能拿来解释翳呢?——而且,据此还可以推想,华盖应该渊源于遮风避雨的类似于后世雨伞的那种实用工具,较多地作为车饰使用。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用的早期文献中的书证材料,约略分为两类:[第一类]蔡邕曰:“凡乘舆车,皆羽盖金华爪。”张衡赋曰:“羽盖葳蕤,葩瑵曲茎”,又曰“树翠羽之高盖”,薛综云:“羽盖,以翠羽覆车盖也。”[第二类]《司马相如传》曰:“泰山、梁父,设坛场,望华盖。”刘歆《遂初赋》:“奉华盖于帝侧。”《西京赋》“华盖承辰”,薛综曰:“华盖,星覆北斗,王者法而作之。”②这里引用的文献涉及华盖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义,马车上的车盖,指实用的器具而言。如蔡邕所说“凡乘舆车,皆羽盖金华爪”,如薛综所说“羽盖,以翠羽覆车盖也”,“法驾之盖象之”。见于图像的,汉代画像砖石上的车马图像中比比皆是。只是张衡《东京赋》所说的车盖极为繁丽,而画像砖石上所见的比较简朴,或许是绘画表现能力的限制,或许辞赋家竭尽想像的夸张笔法吧。按,车上有盖,早在先秦古籍《考工记》中就有详细的描述。在马车车盖这一义项上,虽然装饰的华美程度有差别,但主要是作为实用器具出现的。这是华盖的本初词义。
    第二义,星名,占星术语之一。《史记索隐》:“华盖,星名,在紫微大帝之上。今言‘望华盖’,太帝耳。”薛综也说:“华盖,星覆北斗。”《宋史·天文志二》:“华盖七星,杠九星如盖有柄下垂,以覆大帝之座也,在紫微宫临勾陈之上。”《史记正义》卷二十七:“崔豹《古今注》云:‘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尝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蘤之象,故因作华盖也。’《京房易》兆侯云:‘视四方尝有火云五色,见其下贤人隐也。青云润蔽,日在西北,为举贤良也。’”这是方士们的理解,火云五色像华盖,其下有贤人,故《古今注》把华盖与黄帝联系在一起。华盖星得名的来由,是因为有五色云气悬浮于黄帝之上,“有花蘤之象”。“花蘤”本或作“華蘤”,蘤,華也。华盖,像花一样的盖。《司马相如传》“设坛场,望华盖”这句话,按《索隐》的解释,是说在泰山、梁父设立坛场,树立华盖,象征着紫微大帝之上的华盖星。仰望着华盖,犹如迎接将要临幸的圣帝。刘歆、张衡两赋中的华盖,与此略同。“运交华盖”“华盖运”之类的俗语,表明华盖星能给我们带来好处。华盖星的大名广为流布,未尝不与这种好处相关。这一义项的华盖,当是华盖星的省称,但却是用华盖来象征的。华盖星因形如华盖而得名,华盖的观念早于华盖星之名的确立时间。
    早期典籍中的“华盖”一词并不多见。因为神仙方术的缘故,因为华盖星的宗教含义,将华盖这样的实用器具染上一层神秘而瑰丽的色彩。典籍中之所以记载华盖,重要的原因是华盖所承载的方术观念。我们从下文的图像分析中可以知道,早期的华盖图像都与这样的信仰有关。
    2.与身后观念相关的帛画华盖
    所知最早的华盖图像,出现在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帛画《御龙图》(图1-A)。这件帛画长37.5cm,宽28cm,呈长方形。上端有竹轴,轴上有丝绳,是一幅可以悬挂的幡。画面有一男子侧身而立,危冠长袍,手拥长剑,立于龙舟之上。龙舟是一条巨龙,龙头高昂,龙尾翘起,龙身平状,略呈舟形。龙下有一尾鲤鱼,似表示龙舟在水上漂行。龙尾立一鹤,圆目长喙,昂首仰天。画之上端有华盖,没有支撑物,像是飘浮在半空中。华盖的左中右有三条流苏,与人物衣冠飘带都向龙尾方向拂动,表现舟行龙过之感。所画图像,除鹤首向右上方外,其余都朝左。这幅帛画“应是战国中期的作品”(《文物》1973年第7期)。帛画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与外棺中间的隔板上面,画面向上。现存湖南省博物馆。③
    龙舟与华盖联系在一起,是古人特有的神秘观念。《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二十三《吉兆》引《异苑》:“合两舟升天。刘穆之梦合两舟为船,施华盖,升天。有一姥说之曰:‘君必居端右。’言讫不见。后至仆射。”《玉芝堂谈荟》卷五也有引用,情节有所简化。我们推想,古人为亡灵绘制这样的图像,或许是升天的象征,或许是“必居端右”的吉兆。在古代,丧葬是庄严而理性的,所画的物象必定具有某种特定的含义,不会无缘无故地随意绘画。此画显然不是纯粹的画饰,而是一幅寓意“引魂升天”或“招魂安魄”的幡。④
    在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一幅T形帛画下半部分中间(图1-B),在一座类似于石板桥的通道上,有身形高大的男子,长袍袖手,似在缓步前行,左上方有羽人。其后有两仆,前仆举华盖,盖缘似有饰物,直柄靠盖部分系有丝带,向画面右侧飘动。后仆持棨。再后是站成一排的三位仆从。画面的左右两侧有盘旋的巨龙。大体上与马王堆一号墓帛画相似,尤其是羽人的形象,表明这是想象中的仙境。这幅帛画上的华盖应与仙境有关,与《御龙图》所反映的理念基本一致。据墓中的纪年木椟推断,死者下葬于西汉文帝十年(公元前168年)二月二十四日。现存湖南省博物馆。特别要指出的是,这幅帛画极为难得地为我们提供了华盖具体的使用方法。通常所见的车盖都出现在北方,固定在马车上。湖湘多用船,少用车,描绘车盖的图像较少,这是罕见的手持华盖的图例。
    帛画图像的宗教性质有着“引魂升天”和“引魂招魄”的争议。⑤撇开这些争议,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帛画与身后亡灵何去何从的观念有关,而华盖都与图像中据说是墓主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表明华盖与亡灵观念有关,或是某种现在还没有完全了解的某种观念的寄托。但与现实中遮风蔽雨的实用器具关系不大,或者说,华盖已由实用器物上升为某种方术理念的象征。
    A.(战国)长沙子弹库帛画御龙图;
    B.(西汉)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帛画局部
     
    图1 湖南长沙帛画两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