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音乐学 >

汉族民歌中的旋律展衍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京 周青青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展衍是汉族民歌一个非常重要的旋律发展与结构手法,很少有专门和比较充分的论述。这种手法显现了历代劳动人民的音乐创造才华,也是民歌在民间音乐特有的传承方式中,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关注这一问题,对于我们准确认识民间音乐在传承中的创新,对于认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乐思发展逻辑,对于总结民间音乐以及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经验,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汉族民歌/展衍/主音挪移/并置型/乐思逻辑
    作者简介:周青青,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以往关于汉族民歌旋律发展手法的研究,较多谈到的是重复、对比、呼应、模进、合头合尾、变体等。关于展衍的手法,有一些文章中有所提及,但很少有专门和比较充分的论述。笔者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体会到,旋律展衍手法也是汉族民歌一个非常重要的旋律发展与结构手法,并且,这种手法显现了历代劳动人民的音乐创造才华,也是民歌在民间音乐特有的传承方式中,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专门提出,供同行进一步的思考和研讨。
    关于展衍,于会泳1960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课程讲义《民间曲调研究》中曾有过一个简短的解释:“展衍原则—一个基本东西往下发展时,不断地派生并渗入新的因素。”①
    钱仁康先生在《论顶真格旋律》一文的注释中有一个比较详细的解释:“展衍是德文Fortspinnungen的译名,原文由Fort(向前)和Spinnungen(纺绩)两字连缀而成,意思是像蚕儿吐丝一样慢慢延伸。作为一种发展旋律的手法,既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是突然的对比。打一个形象化的比喻,简单的重复和突然的对比好比做广播体操,而展衍则像打太极拳。”[1](第266页)
    笔者在著作《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中,在谈到唢呐曲《一枝花》旋律中的展衍特点时,以这样一段文字进行阐述:“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汉族民间旋律展衍性特点的段落。它的曲调展开的特点是,以开始部分的旋律为出发点,引申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一边自由地运用开始处的旋律素材,一边又引入新的旋律材料。相邻的乐句间有较密切的联系,而距离较远的乐句之间,则发展变化较大。展衍的部分离开始音乐越远,变化越大。虽然越向后展衍,离开始的音乐距离越远,但整个的旋律发展过程,还是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2](第181页)
    展衍手法在我国民间音乐各个体裁中广泛存在。为了使论题集中,这里先讨论汉族民间歌曲中旋律展衍问题。
    在汉族民歌中,展衍既是一种旋律的展开手法,也可以作为作品的结构原则。汉族民歌的展衍,既表现在同一个作品内部,也表现在不同作品之间。
    一、同一作品内部的展衍 
    (一)陕南紫阳《高粱调》——劳动歌曲的艺术化处理及调式主音的挪移
    谱例1.[3](第84页)
    高粱调(号子)
    陕西 紫阳
    
    王文学演唱
    李一波记录
    这首民歌由5个乐句构成,前4个乐句句幅平衡,均由4小节组成,第5个乐句较长大,由8个小节构成,并可划分为4个乐节。这首民歌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展衍式旋律,全曲的音乐材料以第1乐句为基础逐渐引申,第2乐句与第1乐句的区别仅在全曲的第5和第7小节。在第1和第2乐句之间并没有形成民歌中常见的对应式关系,只是变化反复,但音乐还是有所发展,特别是第2乐句的第1小节(全曲第5小节),虽然与第1乐句的第1小节并不是完全不同,但因变化处于第2乐句的头部,在音乐上比较醒目;第3乐句在第2乐句的基础上走得又远了一些,特别是第3乐句的第1小节(全曲第9小节),采用了较高的音区,又位于句头这样一个比较醒目的位置。其他3小节则与第2乐句大同小异;第4乐句的前半与第1乐句相似,后半则从第1乐句的材料完全走了出去——在第4乐句,第一次出现了对应式的乐句落音:前3乐句的落音都是la②(从音乐结构上说,乐句落音的重复是判定一首民歌重复式结构的重要因素),第4乐句是re。音乐进行到这里,由音乐材料的逐渐引申(或者说变化反复)但乐句落音基本为重复,而走到了相互对应的乐句落音关系,音乐材料逐渐走远;第5乐句由第4乐句后半中的两拍(由do、mi、re 3个音构成)的重复开始,几次强调第4乐句的落音re,以此与前3个乐句的落音以及由此所构成的调式感形成了平衡和对峙,从而建立了re音稳定而重要的地位,最后顺畅地落在了前4个乐句都没有出现过的落音sol上,作为全曲的结束。
    这个sol音之所以能够有稳定的收束感,一方面与第4乐句的落音re和第5乐句多次强调re都不无关系;另一方面,整个歌曲展衍式的旋律进行,也为最后落音能够有稳定感作了必不可少的铺垫。从结束句与第一乐句的关系看,二者的音乐材料相距较远:既不是重复或变化重复的关系,也不是一般上下句式民歌中常见的旋律线条上或落音上基本的四、五度对应关系。但如果从第一句顺序进展到第5乐句,它们之间又有着许多有机的联系:相邻的乐句间都有重复因素。但是这种重复因素,随着乐曲的向前进展而越来越少,变化的成分则越来越多。换一个角度说,如果这些乐句顺序展现,音乐的进行顺理成章,而且音乐显得成熟而练达;但如果将这些乐句间隔着来看,即第1乐句接第3乐句,再接第5乐句,或者第2乐句接第4乐句,则不仅关系较远,且连贯性较差。
    这首劳动歌曲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既具有一般劳动歌曲的旋律简朴性,又比一般劳动歌曲具有艺术的成熟性,让我们可以从中约略窥探到劳动人民在民歌创作上的音乐思维的进展。
    由于劳动歌曲受到劳动条件的限制,民歌教材中关于劳动号子艺术特征的总结,一般都会谈到旋律的简朴性问题。例如宋大能编著的《民间歌曲概论》:“在劳动号子中,有一个带规律性的现象,即旋律性较强、曲调起伏较大、风格比较优美的号子音乐,大都是在从事比较轻松的劳动时唱的;而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加,号子音乐的节奏性加强了,旋律性减弱了。”[4](第116-117页)江明惇著《汉族民歌概论》:“音乐材料有规则地重复使用,是号子音乐有一个特点。由于号子音乐受劳动条件的限制,形式很简朴,因而不可能用太多的音乐材料。”[5](第53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