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陈荃有:《面对大明,我们的音乐史学研究做了什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办的“中国音乐史学术交流系列专题1:国家音乐史”学术活动,2012年3月12日下午。 ②[宋]郑樵:《通志》卷四十九“乐略第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明史》(卷四十七):“洪武元年,命中书省暨翰林院、太常司,定拟祀典。” ④《明会典》(卷九)“新官上任须知”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礼部志稿》(卷九十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礼部志稿》(卷八十四)“军卫设祀坛”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宣府镇志》(卷十七)“祠祀考”条,明嘉靖刻本。 ⑧《明会典》(卷九十三)“有司祀典上”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⑨《临山卫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五六四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第75页。 ⑩《临山卫志》,第75页。 (11)《大明律·礼律》(卷十一)“致祭祀典神祇”条:“凡社稷山川、风云雷雨等神,及圣帝明王、忠臣烈士,载在祀典,应合致祭神祗,所在有司置立牌面,开写神号祭祀日期,于洁净处常川悬挂,依时致祭。至期失误祭祀者,杖一百。其不当奉祀之神,而致祭者,杖八十。”怀效锋点校:《大明律点校本》,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88页。 (12)《大明律·礼律》(卷十二)“失仪”条:“凡祭祀及谒拜园陵若朝会行礼差错及失仪者,罚俸钱半月,其纠仪官应纠举而不纠者,罪同。”《大明律点校本》,第92页。 (13)《天津卫志》(卷二),康熙刻本。 (14)《全辽志》(嘉靖,卷一),辽海丛书本。 (15)[清]蒋良骐:《东华录》(卷七),顺治十年二月,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第102页。 (16)[日]滨岛敦俊:《朱元璋政权城隍改制考》,《史学集刊》1995年第4期,第7页。 (17)《临山卫志》,第69页。 (18)[明]周粟:《观海卫志》,《慈溪文献集成》(第一辑),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19)[明]金基纂修:《宁洋县志》(永历),段梦霞选编《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续编》(第10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730页。 (20)《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郑玄注曰:“兴,犹举也。民三事教成,乡大夫举其贤者能者,以饮酒之礼宾客之。既则献其书於王矣。” (21)《威海卫志》(卷五),《典礼志》“宾兴”条,《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二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第128页。 (22)《明太祖实录》(卷一六二),洪武十七年六月庚午,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第4486页。 (23)参看项阳先生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2444905。 (24)项阳:《小祀乐用教坊,明代吉礼用乐新类型》,《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年第3期,第31—41、192页;第4期,第61—66,82页。 (25)任方冰:《明代旗纛祭礼及其用乐》,《音乐研究》2012年第4期,第33—41页。 (26)《明太祖实录》(卷一六二),洪武十七年六月辛巳。第4493页。 (27)《明太祖实录》(卷二二四),洪武二十六年正月戊辰:“命以大成乐器颁给天下府学。先是,上以天下通祀孔子而乐器未备,命礼部工部集工人制之,至是乐成,以给各府儒学。俾州县皆如式制之。”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第6361页。 (28)本文“卫学”借用蔡嘉麟的说法,包括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卫儒学、军民指挥使司儒学、守御千户所儒学、军民千户所儒学。蔡嘉麟:《明代的卫学教育》,台北:明史研究小组,第6页。 (29)《明太祖实录》(卷一六七),洪武十七年闰七月辛酉,第4611页。 (30)《明英宗实录》(卷二三八),《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五十六,景泰五年二月庚子,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第8528页。 (31)《明宪宗实录》(卷一八六),成化十五年正月己卯,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第5412页。 (32)[明]梅守德修、[明]任子龙纂:《嘉靖徐州志》(卷八),《人事志》之“祀典”条:“颁降乐器凡二百二十七件:麾幡一面,红漆竿一条,龙头钩一个,柷一座,敔一座,排箫二面。博拊鼓二面,圆条二条,琴六张,弦枕全红,琴案六支,瑟二张,弦柱全红,瑟架二支,旌节二串,铜饰红竿二条,龙头全笙六攒,笛四管,箫四枝,埙二个,箎二枝,籥笛三十六枝,舞竿三十六条,雉尾全应鼓一面,柱一座,十字螺虫全龙头四个,龙杖四条,铜钩四个,五色流苏四串,并应鼓槌二个,钟架一座,铜钟一十六个,粧画龙头二个,粧画飞凤五个,螺虫二个,座子二个,五色流苏二串,并盤铜钩二个,铜槌二个,磬架一座,石磬一十六个,黄棉花条一十六条,铜钩二个,磬槌二个,粧画龙头二个,座子二个,粧画飞鸾五个,凫鹅二个,五色流苏二串。” (33)《嘉靖徐州志》(卷八),《人事志》之“祀典”条。 (34)《明史·乐志》(卷六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02页。 (35)《嘉靖宣府镇志》(卷十七),明嘉靖四十年刻本。 (36)赵羾:《祷雨示隆庆州官吏》,《嘉靖隆庆志》,明嘉靖刻本。 (37)康礼:《诣白龙潭祈雨》,《嘉靖隆庆志》,明嘉靖刻本。 (38)苏祐:《晓渡汾水将赴晋祠告成》,《山西通志》(卷二二三)“艺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9)[明]乔宇:《游晋祠》,《(嘉靖)太原县志》(卷六),明嘉靖刻本。 (40)[明]祝颢:《晋祠祷雨》,《(嘉靖)太原县志》(卷六),明嘉靖刻本。 (41)参阅笔者《明代旗纛祭祀及其用乐研讨》,《音乐研究》2012年第4期,第33—41页。 (42)[明]沈应文修、(明)张元芳纂:《(万历)顺天府志》(卷一),《地理志》“风俗”条,明万历刻本。 (43)[明]曾才汉修、(明)陈棐纂:《(嘉靖)广平府志》(卷十六),《风俗志》“乡社赛神”条,明嘉靖刻本。 (44)[明]王稚登:《吴社编》,《王百榖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本。 (45)《明集礼》(卷十二)“吉礼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6)[明]金忠、车应魁:《瑞世良英》(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第117页。 (47)《满洲实录》(八册),辽宁故宫博物馆崇谟阁藏本,不知撰人名氏,成书于清太宗天聪九年(崇祯八年)(1635)。此书为绘图写本,用满洲、蒙古、汉三种文字书写。其纪事与《清太祖实录》相同。 (48)辽宁大学历史系:《重译〈满文老档〉》(卷三十八),天命七年三月,辽宁大学内部资料,1979年,第101页。 (49)《礼部志稿》(卷二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0)《明太祖实录》(卷一三八),洪武十四年秋七月乙酉。 (51)任方冰:《明代旗纛祭祀及其用乐研讨》,《音乐研究》2012年第4期,第33—41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