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现代舞主张在表情达意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隐喻功能,突破传统束缚重新建构舞蹈语汇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进而形成了一套新的、更具表现力的舞蹈动作语言系...
内容提要:形式是艺术和美的本质或存在方式,形式亦显现观念。本文将中国古典舞置放于形式分析的逻辑框架中进行,从形式的物质特征(身体质料)、内部规律(动觉图式)、外部规律...
内容提要 :“东方”作为独特的地域概念与文化概念有其丰富的内涵,“东方”以及“东方美学”视野的形成,一方面呈现出应对“西方”话语时,非西方文化的弱势焦虑,另一方面呈...
内容提要:我国舞蹈种类众多,各具特色。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其中一种淹没于时间长河中达百余年之久,如今随着考古发掘和古文献的出土重现人间。这就是“字舞”。字舞始于李唐...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发表邓佑玲文章《关于舞蹈艺术评论问题的思考》。文章从创作者、表演者、评论者与受众四者的闭环关系引入展开,通过分析人类历史的构成、构成...
原文作者: 仝妍,北京舞蹈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副主编、副研究员。 原文标题:《艺术学视野下中国当代舞蹈的现代性研究》 原文出处:《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1期 《民族艺术研...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发表茅慧文章《考古学视角与中国古代舞蹈史的几个问题》。文章指出,20世纪初王国维提出了“纸上材料”与“地下材料”相互印证的史学研究方法,...
内容提要:舞蹈是与祭祀紧密相连的,在民间祭祀中,舞蹈是普遍存在的。舞蹈是全民性的,在当时民间,形成了专门的大型聚会场所。在民间宴会中,主客不仅欣赏舞蹈,还会亲自参...
内容提要:唐朝(618-907)宫廷讌乐舞研究始于1957年,其主要目的是为寻找失去的舞迹重建唐乐舞文明。本篇论文旨在研究唐宫廷讌乐舞形成的历史因素、文化背景,并依据唐传日本之古...
内容提要:舞蹈对生命的体现意义在于人的主体意识的确立,并在身体表达意识和身体审美意识上不断强化“人”的概念。毫无疑问,这是对舞蹈身体,尤其是对舞蹈身体被视觉权力异...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原中国古典舞训练过于重形的倾向,提出古典舞审美意蕴应突出神的地位,抓住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规律,并以气加以统一和贯通,最后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形...
保护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潮在舞蹈界反映为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在当代社会里的命运。现代舞蹈艺术既是我们艺术创作中的学术现实,又是我们诠释少数民族传统舞蹈文化不能回避...
内容提要:本文选择“视觉隐喻”作为抵抗当代舞蹈创作中出现的身体表达异化的策略,是要构建一个“动作—形象—表达指向”三位一体的隐喻系统,即作为喻体的身体动作对应作为...
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启动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下称“精品工程”)。自2002—2007的5年间,国家财政投资2个亿打造了50部精品剧目,其中舞剧创作有9部之多,约...
内容提要:中外民间歌舞艺术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原生态、次生态、再生态、衍生态的衍化。本文的讨论对象——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一种衍生态的剧场艺术。在对待“民间”的...
内容提要:舞蹈艺术中恰当使用多媒体,可实现舞蹈影像与舞者的表演互动,使多媒体成为舞蹈创作的重要元素。将多媒体影像和适当的舞台装置相结合,也是对舞台呈现形式的一种拓...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阐明韩国文庙释奠表演的佾舞始源。长期以来人们常认为“佾舞”是一种舞蹈的名称,但是,从严格意义而言,它应该被界定为一种舞者排成“行”与“列”形成的...
内容提要:东巴舞蕴涵着丰富的图腾文化、巫术文化、神话文化,欲寻找其源头,不应仅仅局限于其“近亲”——民间舞蹈和其“近邻”——本教、佛教、道教等宗教舞蹈,而应该走得...
内容提要:以昆曲为代表的吴地戏曲的兴起和宋代以后民间舞蹈的兴盛,使吴地舞蹈更多的与戏曲相互交织,在入“戏”、出“戏”间形成本质变化。戏曲兴起后吴地舞蹈失去了自身发...
内容提要:本文从《奔月》作为舒巧舞剧创作的处女作、对古典舞蹈形态乃至编创理念的革命性“颠覆”、编舞所力不能及的表达由结构的调整来完成、从贬低“可舞性”到重提“可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