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从古希腊开始,西方人就从“摹仿说”入手,将艺术创作看成是认识世界的手段和工具。他们从代数的角度研究音乐,从几何的角度研究建筑,从解剖的角度研究雕塑,从透视的角度研究绘画,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文学……这种研究既造就了西方艺术的辉煌成果,又导致了西方艺术的观念误区。科学手段的介入,确实能给艺术创作带来某种手段上的支撑;但科学精神的渗透,又常常遮蔽了艺术创作的美学目的。不了解科学精神对艺术创作的正面影响,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西方艺术的光辉业绩;不了解科学精神对艺术创作的负面影响,就不可能彻底反思西方艺术所存在的问题。 关 键 词:西方艺术/科学精神/哲学思辨/美学问题 作者简介:陈炎(1957-),男,北京人,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副校长,山东 济南 250100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本文为作者主持研究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文明的结构与艺术的功能”(07JJD751079)的阶段性成果。 西方人的艺术观念,是从“摹仿说”开始的。而摹仿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又与科学认识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当然,不同的哲学家对艺术摹仿的效能与意义又有着不同的看法。从特有的“理念论”入手,柏拉图认为,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变化不居的,因而是靠不住的。在转瞬即逝的“现实世界”之上,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那才是世界的本体。“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艺术世界”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从摹本必然低于蓝本的观点看,“现实世界”必然低于“理念世界”,“艺术世界”又必然低于“现实世界”,因而是“影子的影子”、“摹仿的摹仿”,与真理隔着两层。据此,柏拉图要将诗人阻拦在“理想国”的大门之外,由于他们的作品无助于认识真理,反倒会伤风败俗,所以只配到别的城邦去讨生活。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试图在两个方面修正柏拉图的观点:首先,他认为“理在事中”而非“理在事先”,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只不过是从具体的物质世界中抽象而来的,从而重新肯定了现实世界的基元属性。其次,他认为尽管艺术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但却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机械的摹仿,而是集中的、概括的、能动的摹仿,摹本并不必然低于蓝本。譬如,画家可以集中无数女人身上的优点而创造出一个海伦娜的形象,使画布上的女神比现实中的女人更理想。从而在“摹仿说”的理论前提下重新肯定了艺术的存在价值。 从表面上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个否定艺术、一个肯定艺术,似乎是尖锐对立的,然而他们肯定或否定的标准却是同样的,即艺术品能否反映现实、认识真理。他们思考的是,艺术作品与历史文献之间,究竟何者更接近真理?他们却都没有意识到,接近真理是否就是艺术创作的全部目的?他们思考的是,艺术创作与史书撰写之间,究竟何者更接近于哲学?他们却没有意识到,倘若艺术创作完全等同于哲学的思考,是否还将具有独立的价值?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柏拉图发端、经亚里士多德修正后的“摹仿说”,成了西方古典艺术最为主要的理论依据,并相继发展出了“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为了提高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认识能力,西方人借助大量的科学手段,从代数角度来研究音乐,从几何的角度来研究建筑和园林,从解剖的角度来研究雕塑,从透视的角度来研究绘画,从历史学角度来研究小说……结果是,研究来研究去,唯独忘却了艺术自身的美学目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