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年5月20日下午,为纪念著名文物专家、收藏家王世襄(1914-2009)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畅安百年——王世襄老人纪念座谈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在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尚刚教授的主持下,与会专家畅所欲言,通过回忆与王世襄老人交往的种种轶事,高度评价了王世襄老人传奇的一生和高尚的人格,肯定了他对文物、古玩、工艺美术、画论等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此次活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艺术史论系,王世襄先生百岁诞辰纪念活动委员会以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联合主办,北京大家之家古典家具有限公司协办,同时得到了《红木视界》杂志、中国古典工艺家居网等媒体的支持。 主持人尚刚(清华美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艺术史论系教授):我们今天开会,是为了共同纪念有着特殊的性格、经历、才华和贡献的王世襄先生,今年是他诞辰的百年。今天座谈会是很自由的,请大家畅所欲言。 郑欣淼(前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王世襄是一个文物大家,他对中国文物事业的贡献,时间越长,大家认识越深刻。我今天要强调的是王先生文物收藏的精神,在如今特别值得提倡。现在每天打开电视,都是鉴宝节目,我们看得眼花心乱,留下的印象就是值多少钱,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文物”,没有文化这个物成什么了?大家都将此作为一种投资,而且几乎是全民性的,这种趋势值得我们反思。王先生收藏东西很多,有一部分相当好,另外一部分一般。他出过一本书叫做《自珍集》,写的是在小摊上买的东西。他的收藏很重要的就是学术研究,绝对不是为了投资。当然现在的文物投资也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我们现在看不到它的神韵和历史价值,就像我们买的其他物品一样。王先生对这些文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代的文物大家里面只有朱家溍先生可以和他相比,这两个人真的了不起。我看最近三联出的王先生的书,有关他绘画方面的研究。他涉猎的方面广,当然我觉得这与天分有关,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但是他对文物下的功夫是值得学习的。像《明式家具珍赏》这本书,在国内外发行了11个版本。王世襄的可贵就在于对于平常的文物,他进行研究以后能够找出道道来。现在文物收藏是一个热点,但是对文物的研究是跟不上的,包括我们博物馆。博物馆很看重对藏品的研究,忽略了对文物本体的研究。王先生恰好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研究得很深,但写的东西普通的读者也能够看懂,能够从其中受到启发。今天纪念王世襄先生,我们应该学习他的收藏的理念,他对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发掘的这种态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