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一年一度的盘点又提上了议事日程。总体上看,2016年度电视剧的创作质量在稳步攀升,革命历史剧是年度创作的一大亮点,诸如《三八线》《彭德怀元帅》《海棠依旧》等作...
内容提要:布景是舞台上的造型因素之一,是戏剧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戏剧关系密切,不仅有助于剧情的体现,更对观众欣赏和演员表演产生较大影响。清末民初的批评家对...
【内容提要】 韩国影视作品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其种种文化剽窃现象却让国人担忧,因为这是一种不同于西方国家文化霸权主义的低级文化剽窃和粉饰行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深...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侯丽)5月8日,由香港国际网络音乐学院主办,新华网、中央音乐学院协办的2017香港国际网络音乐学院(HKIVS)/什洛莫·敏茨(Shlomo Mintz)国际小提琴比赛初赛...
【内容摘要】 噪音是剧场的天敌,一部剧场发展史就是努力消除噪音的历史,但由于噪音也是信息,因此剧场噪音无法彻底消除。一直有个误解,即剧场的噪音是由不文明观众制造出来...
【内容提要】新时期以来,无论从影视改编的数量上,还是从其改编方式上,都显示出影视与现当代中国文学名著不断疏离的趋势。此种趋势的形成,首先是文学、电影、电视这三种艺...
【内容提要】研究“十七年”电影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对“十七年”影坛领导者的电影观念和文艺思想体系的研究。本文以周扬的文艺思想为主脑,具体剖析袁牧之、夏衍、陈荒煤这些...
【内容摘要】 金元杂剧的演唱体制.前辈学者多有论及。但较少结合元刊本、金元杂剧的实际生存状况和相关文物资料进行探讨,因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元刊杂剧三十种》来看...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 本网记者 胡子轩/摄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当前时代背景...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胡子轩/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胡子轩)2017年4月27日,由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无处不在的电影...
【摘要】 易卜生与萧伯纳是欧洲戏剧现代进程中的两个关键人物。萧伯纳在其《易卜生主义的精华》中,把易卜生戏剧的主题认定为“理想主义者批判”,指出易卜生的戏剧讨论技巧具...
中国电影自诞生之时便与戏曲水乳交融。戏曲大幅度聚合诗、书、琴、画、舞、乐等艺术元素,成为古典审美意趣的综合结晶和民族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是电影学习并借鉴传统文艺的...
受众的反馈与评价既是完成创作的重要环节,也能直接激励相关从业者,左右艺术发展的方向,因此,完善评价机制对于营造良好的文艺生态而言意义巨大。与主流、精英、大众等文化...
内容提要:“戏剧”一词,唐代杜牧以其表“游戏”之意,涵义较为宽泛。随着戏曲的发展,“戏剧”逐渐成为一个曲学概念。元代曲学家甚少使用“戏剧”这个概念,但对戏曲的特点...
内容提要:本文从尊体、辨体和创体的角度,重新梳理并解读了明代推尊正音、崇尚本色、宗法元人等具有复古倾向的曲学主张。“尊体”意识促进了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学典范传统对元...
原文作者: 于平,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教授。 原文标题:《郜大琨民族舞蹈观述评》 原文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1期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1期发表于平文章《郜大琨民...
原文作者: 于平,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教授。 原文标题:《孙颖晚期民族舞蹈观述评》 原文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2期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2期发表于平文章《孙颖晚...
会议现场。本网记者 胡子轩/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胡子轩)2017年4月10日,“文化自信 学术报国——冯其庸追思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来自中国作协、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内容提要】电影《梅兰芳》热闹一时,但“梅兰芳”艺术形象的塑造并不算成功。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创作者的认识问题;二是如何塑造“梅兰芳”的艺术形象问题。 【关...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巫术,是人类用以缓解焦虑的一种手段。巫术起源的“焦虑论”,为现代经典人类学时期的开创者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所倡导。尽管前者强调从个人角度出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