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中华剧艺社是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它为中国话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中艺的成立和解散一直是个谜。1941年5月剧社成立到1947年6月解散,中艺存在了6年之久。...
近几年来,西部凭借其厚重的地域文化底蕴逐渐成为中国新的文化“高地”。在此契机之下,西部人文纪录片异军突起,在促进西部传统优秀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文化...
当农民变成“老”农民 ——观当前电视剧中的农民形象塑造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 电视剧《老农民》中的牛大胆(中) 《马向阳下乡记》体现了在农村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多年来,我国认定并公布的各级、各类非遗项目数以万计,众多隐而不彰、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文化,频频进入大众视野,引起广泛关注。...
国产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同时肩负着塑造民族形象、传播优秀文化成果的历史使命,树立什么样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是电影从业者应该思考的首要问题。 电影中国梦是一股凝聚力,它...
内容提要:电影艺术在叙事可能性方面的探索贯穿了百年电影史,其所积累下来的丰富遗产已潜移默化地成为后代导演从事电影创作的成规。对此,麦茨提出现代电影突破叙事性问题,...
内容提要:本文从电影产业的角度出发,结合作者研究和若干电影文本的解读,对2001-2010年间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的电影业进行系统分析,并揭示其背后的文化特征。 关 键 词:苏联电...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发表胡晓东文章《社会主义新传统语境下民族音乐发展的契机与抵牾——以云南大理剑川白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社会主义新传统语境是指20世纪以...
【内容提要】本文对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当前审查制度所面临的困境及转型障碍,指出审查与分级是不同政治制度、传媒体制、法律体系、文化传统、哲...
内容提要 :郑正秋通过拒绝外稿的方式,使其主持的剧评专栏事实上成为他的个人专栏,成为职业剧评的滥觞。郑氏虽然很少言及其剧评理念,但他在剧评实践中显露出来的“立公平之...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发表董宸文章《阐释人类学方法在民族音乐学中的运用》。音乐民族志书写作的方法范式与民族志方法论的发展息息相关,伴随格尔兹“阐释人类学”和后...
当前,网络文化传播方式已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流方式,其快捷、海量、共享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文化的传播速度和效率,成为人民群众获取信息和文化消费的主要途径。然而,网络...
内容提要:对于纪录片本体的讨论一般是在“纪实”或“非虚构”的形而上一元理论之下,因为纪实和非虚构都指涉“真实”这样的哲学概念,其理论往往不能对纪录片作出令人满意的...
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英国电影产业面临巨大危机,举步维艰。英国提出“创意产业”振兴英国经济后,对电影产业进行了重点扶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电影产业已经成为英国的主...
作为少数民族神话可持续存在的生命原力,传承本身就是具有民俗属性的传统:在哪里由谁使用何种方式传授何种内容,又由谁来继承,皆具有稳定性、周期性和模式性(民俗模式的)...
究竟何谓“工匠精神”?学界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
中国画论强调画品优劣关乎人品之高下,正如北宋郭若虚所云“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颐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
去年诺贝尔文学奖被一位流行歌者鲍勃·迪伦摘得,引起轩然大波。喧嚣之后,我们需要冷静下来分析,一个歌手获文学奖意味着什么?尤其是给中国的文学艺术界带来怎样的启示?笔...
傅谨教授在《20世纪中国戏剧史的对象与方法》一文中提出,20世纪的中国戏剧史研究在对象与方法上存在严重缺陷,国剧(传统戏剧)长期被“有意识的忽视”,戏剧史研究和书写只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