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过去三十年间,美学与艺术的关系经历了螺旋式的发展。先是在20世纪80年代,艺术领域中反美学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紧接着在90年代,出现了针锋相对的“美的回归”的要求...
【内容提要】数字艺术是一种新型的基于数字技术的情感创造、传播与交流的符号系统,它在创作主体、创作思维和审美诉求三个方面都显现出迥异于原子艺术的创作特点。首先,数字...
【内容提要】“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着重阐述过的文论观点。艺术何以来源于生活,又是如何高于生活的,其深层意蕴值得探索。从...
【内容提要】隐喻和现代性分别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核心诗学问题,同时,也正是我们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精神的艺术理路之一。隐喻是语言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置于具...
摘要:文学艺术的抽象问题,有着深刻的哲学、美学内涵,但学界迄今未有深入的探寻。艺术的抽象是艺术家、作家凭借着一种具有“知性直观”的审美判断力,直接由外物的幻觉表象...
内容提要:“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观念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各有差异。中国原有的审美核心价值和艺术创作方法有两种体系,本文考证了其中一种的性质和意义。这种“...
经常有人会问,当代谁的字写得最好、最有价值?谁的画最好、最有价值?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基本的回答是:不谈当代。理由其实既复杂也简单:如果基本的概念和标准没有搞清楚,...
艺术实践证明,要创作生产出一部优秀艺术产品乃至成为传世经典,艺术家必须在创作的过程中把握好艺术主体(人民性)、客体(社会性)、本体(专业性)、个体(创新性)及其内...
内容提要:法国当代重要哲学家阿兰·巴丢在他的专著《内美学手册》中提出了“内美学”的思想。“内美学”思想既是艺术与哲学关系的“第四种图式”,也是巴丢对艺术与真理关系...
内容提要:在各种艺术实践中,声誉和信仰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这两者与艺术观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是,其权威则远远超出了我们一般所理解的艺术观念。可以说,声誉与...
【内容提要】基督教“圣像毁坏”造成的图像缺失,影响到传统西方艺术史研究图像和图像规律的一般方法,研究对象的缺失,与“再现-复制”规律的中断,图像研究有了在本体上思...
内容提要:在价值取向上,中国现代审美主义思想与中国古代审美主义思想有着很大的差异,不再将审美的独立性理解成审美与生活隔绝的孤立性,不是将审美视为与“此在”人生相疏...
内容提要:布达佩斯学派成员拉德洛蒂揭橥了赝品在现代艺术概念建构中的特殊地位,认为艺术造假导致的非区别性具有破坏性力量,削弱了艺术作品的审美吸引力、真迹的剩余价值以...
从哲学入手来讨论绘画问题,至少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并非隔靴搔痒、不切实际之事。尽管夏皮罗(Meyer Schapiro,1904-1996年)对海德格尔学术硬伤的批评 ,代表了美术史界相当一部分人...
按照毕加索的解释,《格尔尼卡》表现了暴行、愤怒和死亡。 《地铁景象》1938年马克·罗斯科作品 《艺术的力量:创造的躁动》 作者:西蒙·沙马 版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5年3月...
内容提要:中国艺术批评史绝不是各种门类的艺术批评思想(如绘画批评、音乐批评、舞蹈批评、书法批评、戏剧批评、设计批评等)的发展史的集合,而是从各种门类艺术批评、诸子百...
内容提要: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急剧变革,美学对艺术与美的关系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艺术不等于美”的主张动摇了“艺术即美”的美学观念。艺术之所以不等于美的...
第一个报告的论题是《艺术门类的设置与我国创新思维的培养》。当时我正在参与将隶属于文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的艺术学提升为独立学科门类的工作,我的发言与此密切相关,旨在阐...
摘要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2012年度中国设计理论界的学术与思想动态进行总结,包括年度事件、学术会议与学术期刊、学术研究与出版等方面,涉及众多值得关注的人物、事件和出版物...
谈论前卫艺术的价值针对性并非是前卫艺术本身,而是关切当代前卫艺术是否能够预示着艺术的未来,是关切人类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是关切人到底需要艺术的什么。 目前对前卫艺术的...